文档详情

数学情境——问题.PPT

发布:2018-06-20约1.46万字共1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先修课程(CAP)试点 ● 试点:近两年,已有百余所高中试点大学先修课: 微积分、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物理力学、通用学术英语、文学写作、微观经济学等7门课程。 ● 意义: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扩大优质课程资源覆盖面;推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高考 :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 教学应对: 一方面要重视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方法应用到实际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017年的高考成绩 ● 一本升学率(含册望班)93%。二本率99.9%,三分之一学生上985录取线。 ● 录录取清华、北大16名(黔西南州共期共录取17名)。 ● 兴义九中(原下午屯中学——乡镇中学)2014年加入兴义八中教育集团,2017年一本上线由2014年的2人,跃升为63人,翻了30倍! 建校18年来中考全市 “十六年冠”的奇迹! * * 余姚市实验学校余如玉校长,2015年9月当选为中国宁波——奥克兰教育联盟及校长委员会中方副主席。 兴义八中、余姚实验学校 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坚持教育科研促进教育 水平的提升; 在素质与应试教育间走 好“中间道路” 。 中学学科教学重在培养思辩能力 1)应引导学生体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运算的思想、方法。 2)应指导学生做好“总合与实践”的学习课题。 3)应指导学生在解题中玩味解题思路,体验有关思想、方法,特别是从“改错” 中获得解题体验。 4) 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学习”: 正确的学习过程,是怎样想的? 错误的学习过程,又是怎样想的? 从“变式”学习中获得“思维”训练. 要紧紧抓住学生“表达”、“交流”,让“学习”在思考中发生,在“交流”中加深! 教师必需坚持的教育理念 教什么?——无论传统课堂,或者是翻转的课堂,学科教学都务必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 如何教?——教学方法务必弘扬启发式教学,科学地应用探究式教学理念! 大数据带来“泛在教育” 互联网、移动通信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这就是“泛在教育”。 教育正在发生更本性的变革: ● 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彻底打破; ● 学习者中心替代教师中心; ● 以学定教成为可能。 三年内最有可能被淘汰的7类老师 第一类: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拥抱新技术的老师 第二类:不懂得终身学习的老师 第三类:还停留在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老师 第四类:只传递知识而不会设计学习过程的老师 第五类:不善于教学时空设计的老师 第六类:只会教给学生标准答案而非多维度探究的 老师 第七类:不懂得用创造性的方式解答学生“难题”的 老师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改革, 永远在路上! 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 —— 波斯纳(美) 教学应遵循一定教学模式 教学又无固定的教学模式 要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前进 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三教”+“情境—问题” 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附 录 1 辨证法的基础 ● 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 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主要方面在矛盾双方中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规定。矛盾次要方面对矛盾主要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着眼于学生的“学”的引导 ●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抓住数学教学中“教”与“学”这对主要矛盾中“学”这一矛盾主要方面,强调学生在数学情境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与思维潜能。 因此,教研重心要由 “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关注学生“学”的引导。 ● 通过“三教”教学,学生获得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