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治水必躬亲-新课件.ppt

发布:2025-01-15约2.11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生命之源,但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治水的动人故事很多,最早的故事应该上推到大禹治水了吧——;大禹治水;都江堰;治水的必要性:洪水肆虐摧毁我们的家园;;去年:全国共有二十九个省(区、市)发生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31亿亩,受灾人口1.11亿人,因灾死亡538人、失踪110人,倒塌房屋55.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45.96亿元。;治水必躬亲;1、疏通重点生字词及文段翻译

2、理解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3、掌握及运用正反比照的论证法

4、感悟和学习海瑞治水必躬亲的精神;钱泳

清代江苏金匮(kuì)人,原名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长期做幕客,足迹普及大江南北。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海瑞是谁?;;海瑞是明朝中后期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是倾力反对贪官污吏的政治家实干家,是敢于冒死骂皇帝荒淫无道的忠勇之臣,是为腐败官场所不容的刚直不阿的坚贞之士,是深受黎民百姓爱戴的“海青天”,是被史家誉为“古今一真男子”的男儿大丈夫。

;2、检查预习;治水必躬亲

钱泳;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上下,流有缓急,潴zhū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xiàngduó不得其情,非咨zī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gōng历山川,亲劳胼胝piánzhī。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那么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合作学习;治水之法,既不可以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上下,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合作学习;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那么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泥于掌故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青出于蓝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吾欲辱之,何以也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泥古:拘泥今:泥土

盖古:发语词,原因是

今:遮盖或遮盖的东西

穷古:追究到底今:生活困难

举古:办事成功今:举起,抬起;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比照论证、比喻论证等;概括段意。;整体感知;多边互动;小组讨论;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

“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

“是以”提出结论。

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

〔正面〕

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私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反面〕;;

;4、怎样理解治水必躬亲的必要性?

;

5、本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思考问题

〔1〕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假设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答复〕

〔3〕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思考;家喻户??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课堂小结;1.解释以下加线的字词。

〔1〕泥于掌故???〔2〕穷其致

〔3〕潴有浅深?〔4〕势有曲直

〔5〕躬历山川〔6〕不得其情

〔7〕横索一钱〔8〕后事可举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3.填空

〔1〕《治水必躬亲》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__。

〔2〕第一段,先说明________________,论述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3〕第二段,以_____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_____,而且要_____.

这一段先从_____说海瑞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后从_____说如果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____________.;4.问答

〔1〕文中是如何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的?〔要扣住文中相关句子答复。〕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