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二)课程代码0317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一) 课程代码:0013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涉及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以及土地、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资源和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规律、农业宏观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为从事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和完善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措施。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熟悉农业经济学的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并能正确表述;正确理解农业经济学的经济范畴、基本原理和农业经济运行规律;正确分析和阐释农业经济学的各种理论问题;运用本课程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和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的有关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农业经济学是农学专业本科自考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与农产品加工、农业推广等后继课程知识有密切联系。
二、课程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 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弄清农业的概念与特点,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外农业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农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农业的特点
理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的地位
(二)(次重点)
识记: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方法
理解:农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一般)
理解:中国农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特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识记: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物流
理解:农产品物流的功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分类
应用: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战略举措
(二)(次重点)
识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
理解: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意义
(三)(一般)
理解:农产品物流的特点,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应用: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经验
第十三章 农产品价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认识农产品差价的种类,掌握农产品比价变动规律,理解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成原因,认识缩小“剪刀差”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差价,农产品比价
理解: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基础
应用:缩小“剪刀差”的途径
(二)(次重点)
识记:工农产品比价
理解:农产品价格的特征,农产品差价形成的原因
应用:农产品比价的变动规律
(三)(一般)
理解: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
第十四章 农村消费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消费的内涵,弄清农村消费市场的功能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理解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含义,了解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认识农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和恩格尔定律,掌握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消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理解: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
应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途径
(二)(次重点)
识记:消费市场,恩格尔系数
理解: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农民消费结构的一般变化趋势
应用: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措施
(三)(一般)
理解:农村消费市场的功能
第十五章 农业宏观调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弄清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认识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熟悉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宏观调控
理解: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宏观调控目标的基本内容
应用: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市场失灵
理解: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应用: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方式
(三)(一般)
识记:农业的弱质性
理解:农业的外部性
应用:农业宏观调控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六章 农业中的财政、信贷与保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业投入保障的内涵和类别,理解农业信贷的必要性,熟悉农业信贷投入的主体和现状,弄清农业保险的必要性,认识促进我国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投入保障,农业信贷,农业保险
理解:农业投入保障的类别
应用:促进我国农业信贷发展的措施
(二)(次重点)
识记:农产品价格支持与补贴,农业保险需求
理解: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应用: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