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事故报告处理程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目 录 * * * * *
项 目 ITEM 内容 DESCRIPTION
目 录
修 订 履 历 页 次 1
2
1 目 的 3 2 适 用 范 围 3 3 程 序 内 容 3 4 管 制 要 求 7 5 相 关 记 录 8 6 制 订 修 正 8 APPROVED CHECKED PREPARED ISSUED BY: BY DATE * * * * * 修 订 履 历 * * * * * 版次 DCN NO. 修 订 项 次 备 注 A0 C座机电话号码 初版发行 一、目的: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进一步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 故,保护环境,保障公司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三、程序内容:
3.1事故分类与管理:
3.1.1生产(工艺)事故。
指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不当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的
事故。
3.1.2设备事故。
指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时间、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到规定数额的事故。
3.1.3质量事故。
指产品质量(包括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事故。
3.1.4交通事故。
指由于违反交通运输规则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
故。
3.1.5火灾事故。
指凡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事故。
3.1.6爆炸事故。
指由于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3.1.7医疗事故。
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
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
3.1.8凡蓄意制造的事故,称破坏事故。
3.1.9伤亡事故。
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3.1.10 生产事故、生产工艺事故、设备事故由制造生产部负责管理;医疗事故、产品质量事故由品保研发部负责管理;火灾、爆炸、伤亡事故、基建工程质量事故由、交通事故由安全主任负责管理;各职能专业按分类管理的要求,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统计,建立台帐存档。
3.1.11 安全主任负责全厂各类事故的综合统计,各专业部门应按时将事故情况报送安全主任。
3.2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
3.2.1设备事故按《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动力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2.2 火灾事故按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执行。
3.2.3 交通事故按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管理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3.2.4 伤亡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GB6441-6442-)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3.2.5 其它各种事故的等级划分和损失计算方法,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3.2.6 上述各类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的执行标准,如有新规定则按新规定执行。
3.2.7 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a.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b.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c.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d.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
损失的事故。
e.轻伤事故:构不成重伤、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
3.2.8 事故损失的计算: a.事故直接损失包括原材料损失、成品 半成品 损失和设备损失,原材料和成品 半成品 损失按市场销售价格计算,或按其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b.产量损失是从事故发生时起至恢复正常生产时止,按日计划产量计算的总损失量。设备 修复后因生产能力降低而减产部分可不计算在内。产量损失费按单位成本不变价格计 算。 c.事故损失总金额为直接损失费与产量损失费之和。 d.计算方法:停车设备台数乘停车时间 小时 乘设备小时计划产量 吨 ,为产量损失。 e.产量损失金额:损失产量乘产品单位成本 不变价格 为产量损失金额。 f.伤亡事故损失统计因负伤累计休工天数折合金额,按企业职工平均日工资乘以休工天 数。
3.3抢险与救护
3.3.1 凡厂内发生事故,全厂员工均有义务参加抢救工作。
3.3.2 事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