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一:单篇精讲“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名师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推进课:单篇精讲“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学习理解能力:
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
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人物形象
2.故事情节
3.主题探究
【课文内容分析】
一、层次、结构、内容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著名的章回体古典小说。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矛盾。全书按情节发展大致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至五回,以贾雨村、甄士隐引出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为全书定下骨架。第二部分为六至十八回,通过刘姥姥进荣国府、秦可卿之死、元春省亲等事件,写出贾府的繁盛景象。第三部分为十九至五十四回,写贾府安享富贵尊荣的生活,兼有宝、黛、钗情感发展。第四部分为五十五至八十回,写贾府由盛转衰,以探春理家、大观园“承包”、茉莉粉提取蔷薇硝、玫瑰露事件、尤二姐之死、抄检大观园、晴雯之死等情节铺垫贾府的没落。第五部分为八十一至一百二十回,写贾府败亡,续写部分减弱了小说的悲剧性,按曹雪芹的意愿,应是贾家“树倒猢狲散”,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二、艺术特色
叙事结构上,《红楼梦》改变了以往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语言艺术上,《红楼梦》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哲理。同时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为一体,而且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
三、教学优势
《红楼梦》作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书目,其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识价值。《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有着深刻的主题、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丰富的人生意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文化价值。曹雪芹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综合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风俗、园林、饮食、医药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红楼梦》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第三,文学价值。书中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抒情性的叙事语言都值得细细品读。第四,美学价值。《红楼梦》中人物的形象美、叙事的细节美、诗词的语言美等包含了大量的美学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品位。因此可以说,《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学情整体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学习小说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知识不系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且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红楼梦》,对文学名著缺乏阅读兴趣,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激趣为主,并注重帮助学生培养行之有效的阅读长篇小说的习惯,积累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设置任务专题教学,教会学生“读一类,通一篇”,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学情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初识红楼——导读课
在整本书阅读之前,要引导学生掌握初读回目以梳理整本书内容及主线的方法。让学生初读,尝试品读关键词,从而把握小说的网状结构,厘清其主线。
再探红楼——推进课一“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单篇精讲)
以单篇为例,使学生在细细研读中,提升形象思维,培养科学分析的理性思维。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分析典型环境,鉴赏人物形象。“读一篇,通一类”,掌握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再探红楼——推进课二(多篇整合精读)
多篇整合专题研读的基本思路是从单篇精读到多篇整读。先立足重要单篇,在此基础上再以多个相关单篇构成一组阅读专题,形成多篇整合的阅读模式,在更广阔的故事发展情节线上动态立体地理解小说人物、主题等。
我心中的红楼——成果展示课
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用成文的书面语表达对整本书进行鉴赏与评价的能力,《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完结也应以每个学生提交一份综合性读写成果为宜。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积累并掌握有关曹雪芹、《红楼梦》的文化常识;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文学、文化常识。
2.交流讨论,厘清人物关系,熟悉并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