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1课时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发布:2025-03-15约2.5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2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为主题,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重要性,进而分析金属矿物和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金属矿物资源的分类和利用途径,如铁、铝等金属的提取和应用。

-理解海水资源的组成,特别是海水提盐和海水淡化技术的原理。

-掌握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

-金属矿物资源的开采和冶炼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如尾矿处理、废气废水处理等。

-海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挑战,如海水淡化技术的能耗问题。

-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物质转化过程的微观理解,如海水提盐过程中的离子交换反应。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资源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新人教版必修2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试管、烧杯、玻璃棒、铁矿石、铝矿石等。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配备实验操作台,营造互动学习氛围。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发布预习任务,如“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利用”,设计问题如“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海水淡化技术有哪些类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查找资料,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利用网络平台共享预习资料。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以“金属的回收利用”视频引入,讲解金属的提取方法。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参与讨论,完成随堂练习。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讲授法,配合视频和讨论,强化对金属提取方法的理解。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如“设计一个简单的金属回收利用方案”,提供拓展资源如“海洋资源开发的新技术”文章。

学生活动:完成作业,阅读拓展资源,进行课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通过作业和拓展阅读,深化对金属和海水资源利用的理解。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海水的化学组成。

学生能够区分金属矿物的分类,掌握常见金属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了解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技术,如蒸馏法、反渗透法等。

2.技能提升:

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能够独立完成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相关实验,如金属的溶解、沉淀、电解等。

学生在数据分析方面,能够运用化学计算和图表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如金属回收利用、海水淡化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3.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能够提出有创意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本质,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倾听他人意见,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4.环保意识:

学生认识到化学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学生能够理解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学生能够提出有效的环保措施,如资源回收利用、清洁生产等。

5.创新意识:

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能够尝试新的实验方法,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能够提出不同观点,激发思维碰撞,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在课后拓展学习中,能够主动查找资料,学习新技术,拓宽知识面。

6.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能够自主查阅资料,完成预习任务,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情感态度:

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学习。

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喜悦,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