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档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1:
卷宗号: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 系
《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档案
专 业
艺术设计
建档时间
2009-10
课程编号
9900448
学 分
2
课程类型
专业课
课程性质
选修
总学时数
32
考核方式
考察
目 录
1.课程建设规划
2.主讲教师情况一览表
3.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
4.教案及其他媒体材料
5.课程考核材料(试卷档案单列)
6.所用教材、辅导材料
7.课程建设有关材料
8.与课程相关的成果
《手绘设计表现》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为环境艺术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手绘设计表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对造型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和物体形态审美特征的把握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操作能力,即培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表达能力;如何培学生对空间造型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综合创意思维能力。
眼的训练是学生培养对空间环境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对空间造型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和对空间造型形态审美特征的把握能力;手的训练在于培养表现操作能力,即培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表达能力;脑的训练既要培养对空间造型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综合创意思维能力。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就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服务,努力将《环艺手绘表现》课建设成精品课程。
二、课程建设步骤
建系几年来,由于学院和系领导的支持和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使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壮大了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师团队,由原来的1人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多人。同时教师的进修和硕士学位的攻读已基本完成。
实践教学由原来的单一课堂训练扩展到现在的课程项目的整体设计过程的 完成,增加了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 养能够适应设计行业一线工作的需要。为了配合整个课程训练的更好的完成, 课程组教师与设计企业共同编写了适应课程需要的实训教材,为实践性的教学 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内容和依据。多媒体教学课件全部完成,课件内容更加贴近 实际设计的内容与方向,同时增加了娱乐性。
1、组建了一个结构合理、团结精干的教师梯队,双师型的教师的比例为80%,课程组由主讲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企事业的专家,主讲教师在设计行业进行过实际的工作和顶岗实训。同时还注意培养双师型的青年骨干教师,增加团队的力量。
2、加强了教材建设,除了使用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和规划教材外,还与企业联合编写了手绘设计表现的实训指导教材。
3、加强了与同类院校的交流,学习同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4、进一步完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已逐步实现了全程上网,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展,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娱乐性。
5、建设了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完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设计行业一线工作的需要。
6、完善了课程评价和考核,以课程任务的形式参与评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设计的造型方法和规律,能自如地去表达要表达的内容,为以后的实际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本课程的考核既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以考察学生徒手设计的能力为主。通过课程项目的实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设计水平和能力。
三、教学条件:
校内专业条件:
1、专业资料室:在学校的大力扶持下,使得该门课程的扩充性资料非常多。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获得:
(1)学校图书馆的借阅室。学校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设立了设计专业阅览室,订购了大量有关期刊与相应的专业图书;
(2)电子阅览室。网上资源非常丰富,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和电子阅览室可以快速地查阅相应的资料。
2、设计计算机实训室:未来两年,争取建成配备齐全、配置高的专业计算机教室2个,机器共有80余台,拥有主机、服务器等设备,实现网络化。
3、在学院网站上设置专题栏目、论坛。学生的作品均可以在网站上公布、点评,得到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学生们主动利用互联网专业网站的资讯,扩展自己的视野,尽可能与国际同行接轨。
4、教学大纲、教案、以及教师制作的课件在我院的网站上公布,便于学生查询和学习;另外还将我院的基础性教学成果展的优秀作品发布到网站上,供学生观赏、研究。
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都与班级学生利用网络即时通工具建立了互动交流群,进行答疑、作业传送和公开示范、讨论,延伸了教学过程,强化了学习辅导,效果突出。
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来讲,手绘效果草图训练理论上讲可以界定为两个阶段。
(一).培养对造型的基本表现能力,这也是图示思维的介入点,使习惯性的逻辑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