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资料.doc

发布:2019-05-05约7.5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资料必修一 一、分封制(理解)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3、分封的内容:土地和人民(“授民授疆土”) 二、宗法制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也是核心内容)影响: ①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②对日常生活和观念产生深远影响。(如孝悌伦理观念,祭祀)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影响(运用) 1、内容:(1)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的原则; (2)建立中央官制即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军务。御史大夫,检查百官。)(3)在地方全面推行 郡县制 , 2、影响:(1)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理解) 1、原因: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2、作用:王国越分越小,无力与中央对抗,中央集权 得到加强。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 理解) 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②六部 作用 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三、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识记) 1、措施:(1)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2)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3)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份由中央掌控。 四、元朝实行 行省制度(1加强了中央集权(2)行省制度是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五、我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2、魏晋南北朝时 2,魏晋:九品中正制:重门第不重才能,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3、隋唐实行的是科举制: (1)由来: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吏;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1)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2)明成祖时内阁制度形成; 三、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本质: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妇女外邦人、奴隶无民主 1、梭伦改革影响: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⑵克里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⑶伯利克里改革把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推向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⑴罗马制定的《 十二铜表法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⑵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 组织汇编《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①对当时:是稳固罗帝国马统治的有力支柱。②对世界:A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B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影响: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依然掌握行政大权)。 2、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形成:1721年,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⑵内阁的产生方式: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美国1787年宪法理论来源:法国启蒙思想家 孟德斯鸠的 三权分立思想。 原则 “分权与制衡”。内容:①规定美国是一个 联邦制国家,②把国家权力分为 立法权 、 司法权 ,行政权,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⑸评价:①性质: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在权力结构中突出“ 分权和制衡 ”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④局限性: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1875年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