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高考历史复习的几点经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高考历史复习的几点经验
安庆七中 周青玲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作为从教十几年来的本人,深感复习备考的重要性,下面就历史学科而言,谈谈本人的几点浅薄经验仅供参考。
一、关于复习顺序的调整
众所周知,按照一般的复习顺序是这样安排的,先复习《中国古代史》,再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最后复习《世界近代现代史》,这样的复习顺序也符合编年体历史的顺序,很多学校的老师都是依照其这个顺序来复习的,尤其是体现在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但是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高中历史的教学顺序并不是这样的,高一学的是《中国近代现代史》,高二学的是《世界近代现代史》,高三才是《中国古代史》。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规律,一般我们所学的知识距离现在越久,我们就越容易忘记,高一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生学得最早,到高三差不多隔了一年多了,而高三学《中国古代史》,只要是认真听课的同学,现在肯定是还记忆犹新,忘掉的应该远不如《中国近代现代史》,再加上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刚刚进入高中,对学习的兴趣也很高,并且历史又是高中会考的内容,学生一般学得都比较扎实。所以我就打破了这个复习的常规,先从《中国近代现代史》入手复习,完了以后再复习《世界近代现代史》,最后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二轮讲一些专题,按照经济史、政治史、外交关系史、文化史等一些专题进行纵向的复习,这样把复习顺序调整以后,学生反映效果很好。
二、夯实基础,落实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要在历史规律中落实。有些学生往往把历史分割成许多零零碎碎的知识点而强行记忆,在他们的眼里,历史不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而是孤立的人物、事件,其实这样的读书是痛苦而且低效的。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交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寻找历史知识的关联性、规律性,才能提高高三历史的复习效率。也就是说,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只有依托在历史规律中才会形成一条线,也才会变成有规律可寻的知识,才能有效记忆。
比方说,在复习世界史时,每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扩大了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的侵略扩展,也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就形成了历史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就会学得灵活、轻松。
三、完善知识结构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还要求我们拥有立体的知识结构。在掌握学科系统知识的前提下,打破狭隘的学科壁垒,能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的分析问题。例如,要了解中国的民族关系,就必须掌握我国历代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民族迁移的主要方式与原因。同时,还必须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主要区域、各民族的主要生活习俗、我党的民族政策几个民族发展现状,从而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
四、科学的记忆
历史知识是需要背诵的,但不是 “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学会科学的去记忆历史知识点,掌握灵活的记忆方法,首先是要先把书“由厚变薄”,就是每一天都确定一个历史知识点,把它牢固的记住,以此类推,反复记忆,不管记住与否,七天后都要把它好好的温习一次,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很容易的把知识点都给串起来,解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自然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此外,在邻近高考之际,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足够的信心也是至关重要的,正确对待平时考试的结果,以饱满的热情,信心百倍地迎接高考。让学生记住:细节决定成败,心态决定命运!
周青玲
一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从教十几年来,带过多届高三文科毕业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个人是安庆七中青年骨干教师,曾在安庆市优质课大赛中多次获奖.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