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九小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凯里九小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语文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备人: 杨淑静 辅备人:杨荣英 文芳 张荣芬 杨再鸿 姚元书
使用人: 教案使用日期:
1 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学弈》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自学体验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3、教师对学生读书习惯进行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4、对照相应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5、自主学习,标出不理解的地方。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2、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和句意。3、学生相互解疑答难。4、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的字、词、句理解疑难进行点拨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解决。四、归纳提升:1、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之间互读、互评。2、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3、教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4、教师对难理解的词句进行点拨。如:(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理解。(2)“之”的多个意思。五、自测:1、说说你对下词、句的理解。(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2)“之”的多个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 )?? 惟弈秋之为听。 (???? )一人虽听之。(??? )?????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亦。(???? )(???? )2、《学奕》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道理”???????????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凯里九小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语文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备人: 杨淑静 辅备人:杨荣英 文芳 张荣芬 杨再鸿 姚元书
使用人: 教案使用日期:
《两小儿辩日》第二课时目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