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上册单元集体备课.doc

发布:2017-05-01约3.71万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二、表内乘法(一)…………………………………… 5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 ……………………………………… 5课时 四、表内乘法(二) …………………………………… 10课时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 9课时 六、方向与位置 ………………………………………… 4课时 七、表内除法 …………………………………………… 10课时 八、统计与可能性 ……………………………………… 3课时 九、混合运算 …………………………………………… 4课时 十、总 复 习 …………………………………………… 5课时 二年级 六、方向与位置 ………………………………………… 4课时4+1 七、表内除法 …………………………………………… 10课时10 八、统计与可能性 ……………………………………… 3课时3 九、混合运算 …………………………………………… 4课时4 十、总 复 习 …………………………………………… 5课时5 第六单元 小桥流水人家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经历辨认方向与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给定东、西、南、北中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五、教学难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六、教学措施: 1、充分挖掘素材中的人文资源。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景图的育人功能,渗透审美教育。教师可以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介绍美丽的乡村风景,也可以结合画面的意境给人物配上富有诗意的对话,将审美教育渗透其中。 学生学习创设现实情境。 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现实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情景素材做“引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方向的辨认。 3、采用实践性、操作性的评价方式。 本单元不适宜用纸笔测试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时,应注意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实地辨认方向或路线图的活动。在活动中,多角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 七、教学课时数:4课时 第七单元 制作标本 ---表内除法 时间:10月12日 地点:办公室(1) 一、教学内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二、教材分析: 1、素材的选取具有趣味性和广泛性。 捕捉昆虫、采摘树叶、拾捡贝壳等,是小学生都喜欢的有趣的活动。这样的素材适用于不同地域的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学习内容进行科学整合。 本单元所编制的知识结构较传统教材有很大的改变,知识跨度比较大,编排较灵活。教材对利用口诀求商的知识不再细分6的口诀、7的口诀……而是采取了大步走的方式,将2—9的口诀求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2—5的口诀求商,一部分是用6—9的口诀求商,分别安排在两个信息窗中。而两部分的编排又有变化,第一部分使用2—5的口诀求商,重在算理、方法的探索,而第二部分用6—9的口诀求商则重在运用口诀求商来解决问题。这样编排会使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3、多角度理解除法的意义,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将“倍”的意义及有关的计算纳入其中,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4、练习设计增强了多样性和现实性。 本单元的练习题形式多样,这些题目都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应用了知识,而且充满了情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 五、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六、教学措施: 1、开发利用好教学资源。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要充分利用信息窗提供的情景,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回忆,展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应避免将情景仅仅看作是简单的看图找条件、提问题,应注重与学生生活的密切结合。 2、以“问题解决”为探索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注重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虽然本单元是计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