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注意要点.docx
?一、引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它明确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存在诸多要点需要双方仔细斟酌和把握,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纠纷。
二、合同主体资格审查
(一)建设单位
1.确认建设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的项目建设手续,包括项目立项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缺乏这些合法手续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工程无法正常推进。
2.审查建设单位的资金状况,确保其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工程价款。可要求建设单位提供资金证明或近期财务报表等资料,避免因资金短缺导致工程停工或工程款拖欠。
(二)施工单位
1.查看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确认其具备与工程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施工资质等级。超越资质等级承包工程可能导致合同无效,且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了解施工单位的信誉和业绩,可通过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行业口碑、过往工程案例等方式进行评估。信誉良好、业绩突出的施工单位通常更有能力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合同主要条款
(一)工程概况
1.详细准确地描述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内容等基本信息,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歧义的表述。例如,工程地点应明确具体到门牌号,工程规模应注明建筑面积、层数、结构类型等。
2.对于工程的范围界定要清晰,明确哪些工作内容属于本合同承包范围,哪些不属于,防止后期双方因工作界面不清产生争议。
(二)工程承包范围
1.明确列举工程承包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安装工程等。可以采用详细的工程量清单或工作范围描述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双方对承包范围理解一致。
2.对于一些特殊的专业工程或指定分包工程,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协调管理责任,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
(三)合同工期
1.明确约定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开工日期应具体到年、月、日,竣工日期应明确为通过竣工验收的日期。同时,要考虑到可能的工期顺延情况,如不可抗力、设计变更、发包人原因等,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顺延条件和程序。
2.合理确定工期总日历天数,并明确工期奖罚条款。对于提前竣工的奖励和延误竣工的处罚标准要具体、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以激励施工单位按时完成工程任务。
(四)质量标准
1.明确工程应达到的质量标准,通常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合格等级要求。如有特殊质量要求,应在合同中详细说明。
2.约定质量保修责任,包括保修期限、保修范围、保修责任方式等。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
(五)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1.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应明确,如固定总价、固定单价、可调价格等。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要明确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采用可调价格合同的,要约定调整因素和调整方法。
2.详细约定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的支付比例、支付时间、支付条件等。例如,预付款一般在合同签订后一定期限内支付,比例可为合同价款的10%-30%;进度款根据工程进度按月或按季度支付,支付比例一般不低于已完工程价款的70%-80%;结算款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办理结算后一定期限内支付,支付比例一般为结算价款的95%-98%,剩余2%-5%作为质量保证金,在质保期满后无质量问题时支付。
3.明确工程款支付的方式,如银行转账、支票等,并约定逾期支付的违约责任,如支付逾期利息等。
(六)材料设备供应
1.明确约定由哪一方负责提供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和设备。如果由建设单位供应材料设备,要约定供应的时间、规格、数量等要求,以及供应不足或质量不合格时的责任承担方式;如果由施工单位采购,要约定采购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以及因材料设备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承担。
2.对于甲供材,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供应到施工现场,并承担相应的保管费用;施工单位应负责对甲供材进行验收和保管,如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七)工程变更
1.约定工程变更的程序,包括变更的提出、审批、实施等环节。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申请后,应提交详细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