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pdf
计算机专业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就业需求日月异,计算机专业选
用教材时,本着以下原则:有的课程选择河北省统一教材,如:计算机应
用基础、VB程序设计语言、VF数据库管理、网络基础等教材。就业方面选
择好的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性”强的教材,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边做边学PS
图像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FLASH动画制作教程等。但有些教材还是不
能满足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更不
能贴切学生实际。所以有些课程我们制作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下面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的问题。
一、现行计算机专业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也教育逐渐的被重视,中职教育的“实用性”理念日渐强化,
现行计算机专业教材还普遍存在着问题:
1、理论性内容过多,实践技能性内容过少;
目前学生中考成绩低,文化基础比较差,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接受
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学生厌学思想严重,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
教师实施教学的“必修课”。而现行教材中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操作
技能的内容过少。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中关于CPU的内容中单是
介绍CPU的指令集、CPU的封装技术就用了3张纸的篇幅。结果是学生一
堂课下来,几乎全是满脑浆糊,不知所云。相反地,该书从第6章硬件的
组装与调试直至第9章微机的故障检测与维修基本都是实操技能的内容,
学生从实践过程上升到理论指导,几乎每堂课都有动手的机会,感觉到每
1
堂课下来都有收获,都有进步,这样自信心就慢慢地上来了,学习兴趣
越发浓厚。
2、教材不能适应生产实际,不能适应当地的经济建设需要;
现在用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大多是全国统一的规划教材初(衷当然考
虑到学生今后的各种社会技能考证),这与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不适
应。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教材做到“全国统一”,那是不科学的。中职
学生就业地区绝大是本地区,从事的职业绝大部分操作型工种。如本地的
计算机学生工作过程中很少涉及软件的开发,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所以现
行语言编译类教材、数据库开发与维护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是可以删减的。
例如语言类的可偏重于一些脚本语言,这对于学生对动画动(作语言)和
编写WEB程序代码脚(本语言)更有帮助。而数据库类的教材不要过多地
要求掌握开发大型专业数据库的技术,而是应重点介绍一些数据库类软件
的应用,或者是网站程序中数据库的管理或修改。这样,既实用又易于掌
握。当教材能很好适应生产实际,适应当地的经济建设需要,学生的就业
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教材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现行的计算机教材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不能做到与社会发展与需求同
步,在知识结构、内容更新、实用性、应用性等方面跟不上社会需求的现
代化进程。教材建设严重滞后于各企业、各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上发展,
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极度迅猛,一日千里,这其中尤
以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为甚,而图书出版从定稿、编写、审核、校对到正
式出版再到发行,到学生手中至少一年或者更久,而在这过程中,许多主
2
流应用软件已经更新升级了好几个版本,例如Office、Flash、Photoshop
等。这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备课都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教
师自行开发教材结合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就大有可为了。
因此,科学合理地构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中职
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体系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课
程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以及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推行中职计算
机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也主要从这几方面展开。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的定位
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应树立“以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