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大学语文精讲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语文》精讲篇目题解部分作业
《诗经》选篇《鹿鸣》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诗经》据音乐的不同分为《 风 》《 雅 》《 颂 》。《 风 》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 雅 》指王畿之乐,《 颂 》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2.《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文学的 主义传统。
3.《鹿鸣》选自《诗经· 小雅 》,以 鹿鸣 起兴。
《楚辞》选篇《湘夫人》
1、《湘夫人》选自 《楚辞.九歌》 。
2、《九歌》是一组祭祀乐歌,共 十一 篇。
3、《九歌》是屈原以楚国民间 祭神乐曲 和 神话传说 为基础创作的祭祀乐歌。
4、 屈原 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5、《湘夫人》中叙事和抒情以洞庭湖和潇湘、 沅澧 为背景。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填空题
1、《国语》是我国的第一部 国别史 历史著作。
2、《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主要观点是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3、《国语》以 记言 为主。
4、《召公谏厉王弭谤》反映了古代先民原始朴素的 民主观念 。
5、《国语》的作者据说是春秋末年的 左丘明 。
《论语》十则
一、填空
1、孔子在哲学上提倡 中庸 ,在政治上主张 仁政 。
2、孔子被尊称为 至圣 ,其核心思想是 仁 。孔子说:“仁者, 人也 。”基于“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张“ 仁政 ”;基于“仁”,孔子树立了 君子 的道德标准。孔子的教育理念也是基于“仁”,教育是为了完成君子人格的养成 。
3.《论语》是记述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的书,儒家文化经典。它的体例是
语录 体,这里“论”是 编撰,辑录 的意思。
《赏刑》作业
1、商鞅(约前390—前338),姓 商 名鞅,战国中期 卫 人,故又称公孙鞅或卫鞅。
2、商鞅因辅佐 秦孝公 变法有功,封于 商 ,后人称商鞅或商君。
3、商鞅是 法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 新兴地主阶级 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4、商鞅青年时即好“ 刑名 之学”,曾受前期法家 李悝,吴起 等人的思想影响。
5、前361年 秦孝公 下令求贤,商鞅到秦国,以 强国之术 说孝公,得孝公赏识。
6、《 商君书 》是商鞅死后,由继承其学说的法家后学辑录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有29篇,现仅存 24 篇。
7、《商君书》较系统地反映了商鞅的 法家思想 和秦国的 变法经验 ,是研究我国古代法治思想和法律制度史的重要资料。
8、《赏刑》是《 商君书 》第 17 篇,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三大政策,即统一赏赐、统一刑罚、统一教化。
9、《赏刑》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三大政策,即 统一赏赐 、 统一刑罚 、 统一教化 。
10、《赏刑》提出治理国家应统一赏赐、统一刑罚、统一教化。这三大政策对摧毁奴隶制“ 世卿世禄 、 刑不上大夫 ”等制度,有着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
《谏逐客书》
1、李斯(?—前208),战国时 蔡国 人,战国后期 法家 代表人物。曾与韩非一道师从著名思想家荀况学“帝王之术”。后由楚入秦,投奔 吕不韦 做门客,后为
秦始皇 所器重,为秦统一天下起了重要作用。
2、李斯曾与 韩非 一道师从著名思想家荀况学“ 帝王之术 ”。
3、《谏逐客书》选自《 史记 李斯列传 》,是李斯在秦国任 客卿 时,于前237年为规劝秦王嬴政收回逐客令所写的一个 奏章 。
4、《谏逐客书》摆事实、讲道理,指出“ 逐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