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中东战争》说课稿2 华东师大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中东战争》说课稿2华东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中东战争》,选自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华东师大版教材。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东地区在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所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包括四次中东战争和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教学内容涉及战争背景、战争过程以及战争对中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宗教特点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东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中东地区的局势和我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空间观念、历史思维和历史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战争》,学生能够:
1.时间观念:理解中东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时间线索,把握战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空间观念:认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分析战争对周边国家和全球局势的影响。
3.历史思维:通过分析中东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4.历史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战争教训中汲取和平共处的理念,尊重不同文明,倡导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宗教构成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基本矛盾等相关知识。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中东战争奠定了基础。
2.学生对于战争题材的内容通常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有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来理解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在能力方面,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理解复杂的历史事件。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通过案例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来深入探讨问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中东战争具体历史细节的把握,如何将抽象的历史概念与实际事件联系起来,以及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战争的影响。此外,由于战争涉及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较为复杂,学生可能在理解战争背后的深层原因时遇到障碍。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为主。首先,通过讲授介绍中东战争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随后,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析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此外,将引入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中东战争中的各方角色,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在教学媒体使用上,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和战争地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战争过程,同时辅助以视频资料,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信息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中东战争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氛围。
2.提出问题: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发生?”
3.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战争给人们带来痛苦,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场战争的原因和经过。
二、讲授新课(用时25分钟)
1.讲解中东战争背景(用时5分钟)
-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宗教构成。
-分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
2.讲解中东战争经过(用时10分钟)
-分别介绍四次中东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战争时间、参战国家、战争结果等。
-强调战争中重要事件和战役,如赎罪日战争、戈兰高地战役等。
3.分析中东战争影响(用时10分钟)
-分析战争对中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战争教训中汲取和平共处的理念。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东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课堂提问(用时3分钟)
1.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如何避免类似中东战争这样的冲突?”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尊重不同文明,倡导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五、情师生互动环节(用时2分钟)
1.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解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
六、总结与反思(用时2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布置作业(用时1分钟)
1.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中东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写一篇关于中东战争的短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总用时:45分钟
六、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