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精品课件二年级第九课抢橡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抢橡皮 * 第 九 课 抢橡皮 1 在老师宣布游戏规则时,同学们分别是怎样的表现? 思考 2 “战争”开始了,台上的同学神情、动作是怎样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座位上的同学的表现是怎样的? 4 请你以简洁的话语来对这一次游戏做一个总结。 游戏规则 在桌子正中间放一块橡皮。 2. 两位选手面对面站在桌前,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按裁判的口令去抢这块橡皮。 3. 主持人发口令,如“一、二——左手”,则两个人同时伸出左手去抢橡皮。如果你出错了手,即使抢到了也算输! 4. 胜利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 快乐的抢橡皮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玩得怎么样呢?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要跟大家分享?动笔写一写哦!注意要把游戏的经过写详细、生动一些,你准备好了吗? 我给橡皮来变身: 我喜欢收集橡皮,把它们装在盒子里,当做收藏品;我用橡皮摆拼图,摆出自己能想出来的形状;我用橡皮跟同学玩抛掷,看谁抛得远…… 橡皮不止可以用来擦错字,还能变身呢!你会变吗? 我知道的小游戏: 两个人保持一个姿势不动,谁最先动了就输了;握住一扎笔,看不见下半部分,让每个人抽一支,看看谁的最短…… 这些都是简单的小游戏,你还知道哪些? 怎样描写人物心理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绪、忧虑和希望,使读者能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具体来说,应做到: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了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写心理活动,并不是在所有场合中都要运用上。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情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 可以通过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可以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从而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写“抢橡皮”这个游戏,需不需要描写人物的心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写参与游戏者的逼真姿态,进而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游戏气氛;写旁观者的心理活动,则能从侧面烘托游戏的精彩程度,同样可以渲染游戏的氛围。】 同学们,现在由你来做小评委,让我们一起来评评下面的文段: 我时而信心十足,时而紧张不已。只听老师说:“一、二,左手!”我的手迅速抓到了橡皮。我很高兴,同桌则垂头丧气。 我们一起看看修改后的片段: 我时而信心十足,时而紧张不已,害怕我的“敌人”抢到橡皮。我要怎样才能赢他呢?等一下出手可一定要快呀!正当我想这些的时候,我看见“敌人”露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不行,我一定要赢!这样想着,我反而镇定了,眼睛紧紧盯着橡皮。只听老师说:“一、二,左手!”我的手就像离弦的箭一样伸出去,一下子就抓到了橡皮。我欢呼雀跃,而同桌则垂头丧气。 修改后的片段增加了“我”的心理描写,例如“我要怎样才能赢他呢”“不行,我一定要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让游戏显得更加精彩了。 小结 今天下午第五节课,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叫“抢橡皮”。(《抢橡皮》) ——直接说明游戏的名称,简洁清楚。 我玩过很多游戏,但是最好玩的游戏还是“抢橡皮”这个游戏。(《一次课堂游戏》) ——抢橡皮是最好玩的游戏,说明了这个游戏真的很值得期待啊! “抢橡皮”这个游戏不仅好玩,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注意力和协调力,真不错!(《抢橡皮》) ——点明游戏的各种好处,真是一个值得玩的游戏。 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我们结束了这个小游戏。我们还想下一次再玩一玩呢!(《快乐的游戏》) ——表达期待的心情,从侧面表现出游戏带给大家的快乐回忆。 “哈哈,你输啦!”看着对手拿着的橡皮,我垂头丧气地结束了游戏。(《抢橡皮》) ——写游戏结果,自然结尾。 描写游戏心理的好词 描写喜悦:暗自欢喜 沾沾自喜 满心欢喜 描写着急:心急如焚 急不可耐 急匆匆 描写后悔:悔恨不已 悔青了肠子 惋惜 紧张的心情: “5、4、3……”只听教室里鸦雀无声,此时此刻,我心里十分紧张,心想:我能抢到橡皮吗?就这样,我带着紧张的心情开始玩游戏了。 ——由发令开始写起,先写教室的气氛,成语“鸦雀无声”运用十分到位,写出了教室的安静,为后面详写“我”的内心感受做铺垫。以一个反问句写自己的心理,表现了“我”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