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房山区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doc

发布:2015-07-21约3.8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房山区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 此方案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从数与代数领域、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领域,根据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50% 二年级教学内容和目标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学习万以内的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与旋转及对称现象,学会从三个方向观察模型,学会辨别四个方向,体会其相对性,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和填写统计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适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第三册教材内容 领域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 具体内容 ●表内乘法和除法(一)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探索规律 ●认识厘米和米 ●观察物体 ●平移与旋转 ●统计和可能性 ●订校服 ●准备去游乐场 各部分内容主要的考查点 数与代数 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数的运算 三、表内乘法和除法(一) 六、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1、了解乘、除法含义,会读和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熟记2~5的乘法口诀,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比较熟练地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3、运用乘、除法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熟记6~9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计算 2、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 3、理解“倍”的含义,应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正确计算两步式题 探索规律 找图形的简单变化规律(图形的旋转)和算式中各部分数的内在联系 空间与图形 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图形的认识 四、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观察模型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测量 五、平移与旋转 一、认识厘米和米 直观认识平移和旋转 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会简单计算 会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会估测 认识线段,会测量和画一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统计与概率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统计与概率 七、统计和可能性 能选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画正字),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单位),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描述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实践活动 (一) 在活动中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八、实践活动(二) 综合运用统计的初步知识、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册教材内容 领域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 具体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实际问题 ●千克与克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 ●空间与图形 ●统计初步知识 ●装扮我们的教室 ●称一称 各部分内容主要的考查点 数与代数 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数的认识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与“万”及计数单位“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关系 2、万以内数的数法 3、万以内数的组成 4、万以内数的读法 5、万以内数的写法 6、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7、对万以内数的猜测(多一些,少一 些) 8、对于万以内数的估计 数的运算 一、有余数的除法 二、 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 六、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七、实际问题 1、理解余数含义 2、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试商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