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房山区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
此方案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从数与代数领域、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领域,根据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50%
二年级教学内容和目标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学习万以内的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与旋转及对称现象,学会从三个方向观察模型,学会辨别四个方向,体会其相对性,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和填写统计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适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第三册教材内容
领域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
具体内容 ●表内乘法和除法(一)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探索规律
●认识厘米和米
●观察物体
●平移与旋转
●统计和可能性
●订校服
●准备去游乐场
各部分内容主要的考查点
数与代数 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数的运算
三、表内乘法和除法(一)
六、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1、了解乘、除法含义,会读和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熟记2~5的乘法口诀,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比较熟练地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3、运用乘、除法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熟记6~9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计算
2、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
3、理解“倍”的含义,应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正确计算两步式题 探索规律 找图形的简单变化规律(图形的旋转)和算式中各部分数的内在联系
空间与图形 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图形的认识 四、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观察模型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测量 五、平移与旋转
一、认识厘米和米 直观认识平移和旋转
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会简单计算
会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会估测
认识线段,会测量和画一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统计与概率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统计与概率 七、统计和可能性
能选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画正字),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单位),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描述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实践活动 (一)
在活动中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八、实践活动(二)
综合运用统计的初步知识、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册教材内容
领域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
具体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实际问题
●千克与克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
●空间与图形
●统计初步知识
●装扮我们的教室
●称一称
各部分内容主要的考查点
数与代数 领域
单元名 考查点
数的认识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与“万”及计数单位“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关系
2、万以内数的数法
3、万以内数的组成
4、万以内数的读法
5、万以内数的写法
6、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7、对万以内数的猜测(多一些,少一
些)
8、对于万以内数的估计
数的运算
一、有余数的除法
二、 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
六、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七、实际问题
1、理解余数含义
2、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试商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