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血液学检验领域应用说明.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
血液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彭明婷
适用范围
血液一般检验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寄生虫检查
出凝血检验等
新增主要内容
4.1.5 g)应由熟悉血液学检验质量管理、具备血
液学形态检验能力的专业主管负责对所有从事形态
学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新上岗人员)进行
培训、考核及授权。
5.1.5 根据每日形态学检查标本的数量,实验室管
理层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例如血细胞分析复检
标本的数量在每日100份以下时,至少配备2人;复
检标本量在每日100~200份时,至少配备3~4人;
若使用自动化仪器进行形态学检查的筛检,可适当
减少人数。
新增主要内容
5.5.1应制定如下标准/程序并形成文件(不仅
限于如下标准/程序):
血细胞分析的显微镜复检标准(检测结果出现
异常计数、警示标志、异常图形等情况时结果
的确认方法和程序)并在程序中规定实施要求
:应提供建立或验证显微镜复检标准的方法和
数据;验证结果要求假阴性率≤5%;应有标本
的显微镜复检记录;复检涂片至少保留2周
5.6.6(a)出凝血检验项目不同品牌设备间的比
对结果如有差异且难以改善结果可比性时,可
使用各自的参考区间。
新增主要内容
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查要求
血液学检验项目关联申请认可的要求
关注要点
检测系统 人员能力
室内质控 检验前程序
室间质评 检验程序
现场试验 结果报告
检测系统
性能验证
校准
比对
参考区间
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通过性能验证判别检测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制造商
标示的要求(制造商规定的性能要求必须满足临床
需要)
验证内容包括精密度、可报告范围、携带污染率、
正确度等
使用非配套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应按照NCCLS-EP 9文
件的要求与配套检测系统的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
检测系统的有效性
检测系统及其性能验证的常见问题
选择性能良好的检测系统进行申报
只对性能良好的检测系统进行了验证
一些检测项目或性能指标(如线性范围)未进行
验证
验证方法不规范
溯源和校准
参加适当的实验室间比对计划
使用有证书说明其材料特性的适当参考物质
用其他程序进行检验或校准
比率或倒易型测量
使用已明确建立的、经规定的、性能已确定的、被
各方承认的协议标准或方法
若由供应商或制造商提供溯源性,应有关于试剂、
程序或检验系统溯源性的声明文件
血液分析仪校准的要求
需对每一台仪器进行校准
建立校准程序并写成文件,内容包括校准物的来
源、名称,校准方法和步骤,何时进行校准等
需对不同吸样模式进行校准
使用制造商提供的配套校准物或校准实验室提供
的定值新鲜血进行校准
至少半年进行一次校准
具体内容见 “血液分析仪校准规范化的要求”
校准的常见问题
校准程序的内容不够完整/详细或与实际操作不相符
溯源的标准不正确(如用质控物代替校准物,“校准
物”的来源和定值方法不符合要求)
校准方法有缺陷(未按说明书或程序的要求操作)
校准记录不完整(如缺校准物名称、批号,校准物检
测的原始数据,校准物的定值表等)
结果比对的要求与问题
检验同一项目的不同检测系统、不同方法都需定期(至少6个
月)进行结果的比对。
血液分析仪等血液学检测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