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鄂教版.doc

发布:2019-12-05约3.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鄂教版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小练笔,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PPT课件;2、学生:课外搜集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借助字典理解诗中有关字、词的意思,复习剧本,了解剧本常识。 教学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 书本知识 做 学 问 持之以恒 实践经验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诵读古诗(由学校开展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入手)。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师追问:对于陆游,你还知道些什么?(备阅资料,见后注一) 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①师生一起读题目。 ②讨论: 从“冬夜”可以知道什么?(交代了当时的读书环境。) “读书”呢?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示”可作什么理解?(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备阅资料,见后注二)。 ③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指导读好诗歌题目。 ④教师导思:陆游在(宁宗庆元五年,即1199)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或者说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子说这些呢? ⑤学生猜测、交流(备阅资料,见后注三) 过渡:刚才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好像让我们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读熟诗歌。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③教师激励:会读诗的人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着感觉舒服,你再读读。 ④再次听读检查。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熟读成诵以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而理解古诗就要先弄懂关键的字词意思,只有掌握了关键词语的意思,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的主旨(出示全诗,点击关键词)。 三、深入理解,感悟领会。 1、师:你对这些关键的字词理解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2、学生思考,或者小声讨论。 3、全班交流,略谈感悟: ①“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遗”,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③“始”,才; ④“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⑤“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⑥“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 注意点:围绕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师:陆游的这首诗,现在你大概读懂了些什么? 4、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①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C、师点拨: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备阅资料,见后注四)。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D、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孜孜不倦) ②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点拨: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板书:持之以恒) C、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