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学说史教程
1
第三篇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说
第十章 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
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经
济学
经济学说史教程
2
第十章 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
本章重点
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
第三节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阅读书目
思考题
经济学说史教程
3
第十章 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
19世纪初期英、法西方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马尔萨斯、萨伊、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当时社会,将李嘉图理论庸俗化。马尔萨斯对人口问题的研究使人口理论成为一个新的学科。萨伊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使用三分法(生产、分配和消费),为以后西方经济学沿用。否认经济危机的“萨伊定律”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教条。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对困扰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矛盾的庸俗化解释,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本章重点
经济学说史教程
4
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一、概 述
1.生平: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早期的庸俗经济学家,他的经济理论和人口理论对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出生于英国一个土地贵族家庭。他和休谟、卢梭等人都有交往,思想颇为激进。1784年入剑桥大学耶稣学院学习。后又入剑桥大学。1796年,他到萨立州的奥尔巴当牧师。1805年被聘为东印度学院的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
经济学说史教程
5
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2.著作:1798年马尔萨斯匿名发表了《人口论》小册子,1803年用真名出版了《人口原理》第2版。他的著作除《人口原理》之外,其他经济著作还有《价值尺度》(1823)、《地租的性质与发展的研究》(1815)、《政治经济学原理》(1820)等。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二、人口理论
起源:马尔萨斯的父亲曾将葛德文的著作推荐给他,他此前并没研究过人口问题,而是在与他父亲争论时才触及,以人口过剩为论据来反对法国革命和社会改革思想。出乎马尔萨斯的意料,《人口论》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小册子的意外成功,促使马尔萨斯进一步探究人口问题,出版了《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的开篇承认,他是由于法国革命所引起的政治上的争论而提出人口问题的。
经济学说史教程
7
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两个公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首先从两个所谓公理出发: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近而说明人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是怎样生产和分配生活资料的。
一个假定:从上述两个固定公理出发,马尔萨斯论断如下:“我的公理一经确定,我且假定,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是无限的较为巨大。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自然法则(现实状况):“按照人类生存必需食物的自然规律,这两个不平衡力的结果,必须保持平衡。……人口增殖及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自然是不平衡的。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继续使其结果平衡”。
经济学说史教程
8
平衡方法:①对人口的积极限制,这是指对已经出生的人口所施加的限制,包括因贫困、营养不良而引起的死亡,多半发生在所谓的下等阶级人群中; 也包括战争、瘟疫、地震等灾祸所引起的人口数的绝对减少;②对人口的预防性限制,这是指人们预计未来生活状况不佳,或预计后果不尽如人意,或追求一种独身生活,而不生育或少生育,包括避孕、不结婚等 。
经济学说史教程
9
后果:“贫穷是这法则绝对必然的结果,罪恶是最可能的结果”。“人数过多致原份土地不足维持的家庭,不能像要求还债那样,向别个人,要求剩余生产物的一部分。因此,按照我们本性中的必然法则,就有些人必定要苦于贫乏。”
即使穷人得到更多的食物,其唯一的结果是生育更多的子女。
经济学说史教程
10
政策建议:取消济贫法,济贫的结果反而使贫困普遍化了。因为贫困的原因在于贫的人数太多,所以,不能通过济贫来解决贫困问题;一味的救济,反而会鼓励贫困人更多生育,结果,非但不能解决贫困,反而会制造新的贫困。假定年生产物不变,由于发放救济而使货币数量增加,引起价格上涨,使分配给每个人的最终还是减少了,这就是贫困普遍化。
经济学说史教程
11
经济学说史教程
12
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在初版中,马尔萨斯认为只有增加死亡率,才能阻碍人口增长,使它和生活资料保持平衡。而在第2版中提出了通过道德抑制,即降低人口出生率来保持人口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