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凯恩斯模型.ppt
IS曲线又称为商品市场均衡曲线,反映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IS曲线的推导有以下几种方法:1代数推导法2坐标推导法3一、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所谓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对两部门经济来说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
C+S=C+II=S1、IS曲线的代数推导2、IS曲线的代数推导03投资函数为,02(由此可得储蓄函数),01其中消费函数为04由I=S即可得到:(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2、坐标推导法IrISYrYS450线投资需求曲线储蓄曲线1243IS曲线I=S图1:由r推出I;图2:由I得出S;
图3:由S得出Y;图4:对r与Y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谨慎动机或称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也和收入同方向变动。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日常的交易活动。出于交易动机而形成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因而货币需求量就越大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货币的动机。投机需求量是利率的减函数。010203货币需求的动机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STEP1STEP2STEP3货币的投机性需求量指的是人们为了购买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的数量。债券价格=利息/市场利率利率越高,有价证券价格越低,此时人们会增加有价证券的购买,此时为购买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的数量减少,货币的投机性需求量减少。货币的投机性需求量与利率的关系L=L1+L2=L1(y)+L2(r)=ky–hrK是货币需求关于收入变动的系数,h是货币需求关于利率变动的系数。货币的总需求函数01M=m×p名义货币需求量=实际货币需求量×价格指数022、货币需求函数2、货币需求函数(曲线)3、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价格极高时,人们会把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卖出,以免有价证券价格下跌造成损失。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4、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狭义的货币供给:硬币、纸币、银行活期存款,用M1表示,即M1=现金+银行活期存款。广义的货币供给:在M1的基础上加上定期存款,用M2表示,即M2=M1+银行定期存款货币供给量是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因此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货币供给曲线rMM5、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r(2)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自发消费(AutonomousConsumption)——不取决于收入的消费。引致消费(InducedConsumption)——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C=a+bY(a>0,b>0)a—自发消费(常数);b—边际消费倾向,bY—引致消费。若消费函数为线性,b为常数。(3)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例。(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用公式表示为:经济意义:MPC体现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比例。数学关系:MPC是消费函数的斜率。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CYY≡CC=C(Y)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用公式表示为:平均消费倾向(APC):APC=C/Y=a/Y+bAPC>MPC。二、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掉的部分,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对于线形消费函数,相应的储蓄函数为:S=S(Y)收入(Y)消费(C)储蓄(S)边际储蓄倾向(MPS)平均储蓄倾向(APS)A90009110-110-0.01B100001000000.110C11000108501500.150.01D12000116004000.250.03E13000122407000.360.06F1400012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