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际贸易与.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作用 内容简介 4.1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经济增长概述 (一)经济增长的涵义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增长,或者说,一个国家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增长。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了解)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 西蒙.库兹涅茨研究的内容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 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资本的边际效益率最终等于零,因此长期的经济增长等于零。在索洛模型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来源于生产技术的变化,技术的进步。1957年索洛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索洛推导了扣除资本和劳动力增长后的产出增长率,后人称之为“索洛残差”或“索洛剩余”。索洛剩余反映了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体生产率,即全要素生产率(TEP). 索洛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 经济增长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获得了重大突破。由保罗.罗默和罗伯特.卢卡斯构建的模型从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角度解释了技术进步率的决定机制,使索洛模型中作为外生变量的技术进步率得以内生化,因此他们所建立的理论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1.生产要素增长 2.技术进步 二、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三、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恩格尔效应和恩格尔法则 恩格尔效应和恩格尔法则 3.恩格尔法则. 大多数耐用消费品的恩格尔效应为正值( ηi1) 传统的大宗商品是食品,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占总需求的比重必定下降( ηi1)。 4、预测商品价格的未来趋势 (二)示范效应与国际贸易 1.示范效应对发达国家或收入水平较高国家产品的出口十分有利。 2.示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3.示范效应对收入分配状况比较平均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不利. 收入水平的平均意味着家庭消费模式转变或升级的时间大体相同, 因而短期内对进口产品将形成大规模的需求,刺激国内厂商生产的欲望,然而,一旦国内生产发展起来了,国内需求又下降了,厂商又得缩减规模. 三、供给变动与国际贸易 1.生产要素的中性增长. 图示如下: 2.生产要素的偏向增长 (2)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图示 对国家福利水平影响的分析 插入资料1:“荷兰病 ”与非工业化 荷兰病 荷兰病 在繁荣结束后,经济增长崩溃。因此被有的人称为“资源诅咒”。人们认为这种荷兰病也曾蔓延到了英国、挪威、奥地利、墨西哥和其他一些近期开发了新的自然资源的国家. 资料2:尼日利亚的荷兰病 尼日利亚的荷兰病 到1984年,尼日利亚名义非石油出口下降了近90%,呈现出了典型的荷兰病症状.其中,农业受损最重,出口量下降了2/3.因此,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油价暴涨,尼日利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者情况会好些. 资料3: 资料4:分析俄罗斯的情况 俄罗斯 俄罗斯 的“荷兰病”,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占了俄罗斯总出口额的1/2到2/3,经济繁荣几乎完全建立在能源价格基础之上。 可以说,就在能源价格高昂给俄罗斯送来了修补经济漏洞的前所未有的机遇的时候,俄罗斯却在“坐吃山空”。 对国家福利水平影响的分析 巴格瓦蒂(Bhagwati)的“悲惨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现象。 贾格迪什·巴格瓦蒂 贾格迪什·巴格瓦蒂研究风格 贾格迪什·巴格瓦蒂研究成果 悲惨增长的出现通常需要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二)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 2.产品生命周期与比较优势转移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 (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途径 二、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三、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罗伯津斯基定理:进口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出口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小。 贸易条件: 如果该国是一个大国,该国进口的减少,意味着世界市场的需求的减少,在供给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口价格降低,不考虑出口价格的情况下,该国贸易条件好转。 如果再考虑出口价格的变化,那么贸易条件好转的更多。 国家福利水平:改善 假定在本国存在两个部门一一布和小麦,布业为进口替代产业,小麦种植主要是供应出口。在织布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小麦种植中密集使用的是土地。假定资本供给增加,而土地及其他生产要素毫无增长。资本供给的扩大,导致资本的价格下降,资本价格下降直接产生两种效应: 首先是需求转移效应。密集使用资本生产的布的价格相对国外同类商品的价格下跌,对布的需求可能从国外转移到国内,对进口布的需求减少 。 其次是供给扩大效应。资本价格的降低,使国内更多地使用资本扩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