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丶国际贸易政策.pdf

发布:2019-03-11约7.24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 本章主要: 1、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2、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过程。 3、国际贸易中的保护贸易政策。 4、国际贸易中的自由贸易政策。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 一、基本含义:  1、广义的对外贸易政策:  是指一国根据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的基本发展态势和国 民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出发, 结合本国的资源赋予、 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 所制定的在较长时期内普 遍适用的对外贸易原则、方针、策略。  2、狭义的贸易政策:  则是指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政策体系。 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 1、自由贸易政策 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行为不加任何干预,即既 不鼓励出口,也不限止进口,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 际市场上自由竞争。  2、保护贸易政策 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 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 并对本国出口商品 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  1、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  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是整个对外贸易 政策的立足点。  2、进出口商品政策。  基本原则:对不同的进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待遇。  3、国别政策。  对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外贸策略和措施。  四、国际贸易政策的历  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 史演变。 重商主义  1、保护贸易政策。 (15-17世纪)  2、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 (19世纪末-二战) 贸易自由化 (二战-70年代) 新保护贸易主义 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  一、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  (一)、背景。  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西欧各国和美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在成功地实施贸 易保护政策之后,工业水平最高的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 竞争力最强,需要开拓丰裕而廉价的原料来源,需要寻 求新的销售市场,因此它倡导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与此 同时,工业上还处于落后地位的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经 济学家则竭力主张实施贸易保护政策。贸易保护理论的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汉密尔顿(第一任财政部长)和 德国的李斯特。  1791年,汉密尔顿在其著名的《制造业报告》中建议对 幼稚工业征收保护关税,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  后来这一思想得到李斯特的进一步发挥,在他的名著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力理 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后进国家服务的 贸易保护理论  在其理论的指导下,当时的法国实行严格的高关税政 策,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德国成立了以普鲁士为首 的关税同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国。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1789— 1846):德国资产 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倡者。 出生于符腾堡雷特林根一个富裕的制鞋匠家庭,就学于图宾根。 1817年被聘为图宾根大学教授,讲授经济学和政治学。1819年由 他倡议在法兰克福成立了目的在于取消德意志各邦之间的关税,实 行全德保护关税制度的德国工商业协会。1825年,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