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政策解析与操作实务.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政策解析与操作实务
汇报分以下四个方面: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概述;
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岗位设置管理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岗位设置管理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
岗位设置管理概述
一、岗位设置管理基本政策文件
第一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的依据,包括: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
人部发(2006)70号);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
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中共中央组织部、
国家人事部《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
知》(国人部发﹝2007﹞85号)
第二对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岗位名称、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设置
等具体问题进行规定,指导行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主要是国家
人事部与文化部、科技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卫生局等单位制定的9个《行业指导意
见》
第三明确了岗位设置的具体程序、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以及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具体规定,主要有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省
人事厅、省编委办印发的《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黔人发(2007)9号)及我市制定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二、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内容
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
确定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
职条件
岗位管理的实行
设置岗位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一、岗位类别设置:岗位类别是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而划分的工作岗
位。事业单位的岗位类别设置分为三类: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
的设置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
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主系列
岗位和不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专业技术岗位
的设置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
作的规律和特点。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
责的工作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
置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
的实际需要。
特设岗位
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紧缺急
需,经市人事局批准,在岗位总量、结构
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控制之外,为引进高
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而专门设置的非常设
岗位。
特设岗位是为事业单位在特殊情况下灵活
使用高层次人才开辟的一条特殊通道,但
必须严格控制特设岗位的设置。
事业单位三种类型
一是以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即主要承担社会
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
二是以专业技术为主的事业单位,即主要以专
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三是以工勤技能为主的事业单位,指主要承担
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
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分别实行不同的岗位类别
结构比例。具体核定标准参见市人事局《遵义
市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数控制标准》
设置岗位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二、岗位等级设置:不同等级岗位是根据工作性质、职责
任务、任职条件不同而划分的工作岗位。根据国家、省的
规定,将事业单位三类岗位分别划分了通用岗位等级。
职员岗位:共分为10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现
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
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专业技术岗位:共分13个等级,分别对应专业技术
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对应一
至七级,中级岗位对应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对应十至十三
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原则上最高等
级可暂设至专业技术五级,待国家有新的规定出台后按新
规定执行。
工勤技能岗位:共分5个等级,分别对应高级技师、
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设置岗位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