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公路施工设计概念.ppt

发布:2018-12-14约1.1万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速度非常快,大量公路相继进入维护保养期,这就必然带来养护工程量的增加。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机制、养护决策、投资机制、路面使用性能(包括行使质量、路面结构承载力、路面破损、路面抗滑四个方面)是全国交通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管理机制制约投资机制,投资机制决定养护决策的确定,养护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公路行使质量、路面结构承载力、公路破损、路面抗滑四个方面主要通过公路养护大中修与技术改造才能得到改善。 一、公路破损原因 一、公路破损原因 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袒露于大气和自然环境之中,经常受到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影响,使其强度和刚度不稳定,其力学性能也就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而路面表层直接承受着车轮的磨耗作用,经过一定的时间,路面表面的粗糙度会降低,甚至被磨光,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特别是在雨天高速行车、紧急制动、突然起动或爬坡、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打滑,致使行车速度减低,油耗增加,甚至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承受行车荷载和冷热、干湿气候等因素的多次重复作用,由此会逐渐产生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积累。此外,沥青路面材料也可能由于老化衰变而导致破坏,缩短路面的使用年限。 一、公路破损原因 另一方面,许多公路建成后,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严重、行驶渠道化等,使路面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沥青路面建成不久,就不能适应车辆通行的需要,发生了早期损坏,养护工程量越来越大,对养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许多工程实例看,目前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主要有以下特征:(1)高温车辙变形;(2)路表面开裂;(3)水损害破坏;(4)路面服务功能降低。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早期破坏现象往往是在远未达到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以前发生的,并不是经反复荷载作用而产生的疲劳破坏。 二、公路养护技术方向 一是要重视养护新材料的研究与推广。 二是要重视养护工艺的开发研究。 三是要重视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开发研究。 四是要重视养护机械的开发研究。 五是要重视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开发研究。 三、公路养护大中修定义 关于公路大中修定义,各种规范、交通部和各省规定基本上大同小异。对于具体工程项目的大中修划分,有关规范、交通部并没有特别规定。将规范、交通部、广东省和河北省的大中修定义列于表1中。将河北省的工程项目大中修划分,列于表2中。 表1、规范、交通部、广东省和河北省的大中修定义 大 修 中 修 类 别 大修工程是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技术标准的工程项目。 中修工程是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部分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公路原有技术状况的工程。 交通部定义 大修工程的内容包括路面的翻修、补强等。 中修工程的内容有:(1)沥青路 面整段铺装、罩面或封面(稀浆 封层);(2)沥青路面局 严重病害处理;(3)整段更换路缘石、整段维修路肩。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 对公路及其工程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长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在原技术等级范围内进行局部改善和个别增建,以逐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的工程项目。 对公路及其工程设施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原状的小型工程项目。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 续表1、规范、交通部、广东省和河北省的大中修定义 对公路及其工程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在原技术等级范围内进行局部改善和增建,以逐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的工程项目。 对公路及其工程设施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修理加固,以恢复原状的小型工程项目。 河北省公路大中修定义具体分类见表2 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技术标准的工程项目。 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部分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公路原有技术状况的工程项目。 广东省公路大中 修定义 表2 河北省公路大中修工程分类表 1.在原路技术等级内整段改善线形2km以上 2.拆除重建或增建较大挡土墙、护坡等防护工程500m以上 3.大塌方清除及善后处理1000m以上 1.局部加宽、加高路基或 改善个别 急弯、陡坡、 视距。2km以下 2.全面修理接长或个别增 建挡土墙护坡、护坡 道、泄水槽及铺砌边沟 500m以下 3.清除塌方1000m处以下 4.整段开挖边沟、截水沟 1000m以上 5.整段加固路肩10km以上 路基 大修 中修 工程项目 续表2 河北省公路大中修工程分类表 1.整段使用稳定材料改善公路 2.整段加宽加厚或翻修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