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概念.ppt

发布:2017-05-20约1.07万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概 念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第二节 概念的分类 第三节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第四节 概念的概括和限制 第五节 定 义 第六节 划 分 二、概念的逻辑特征 1.概念的内涵:(质) 是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内涵又叫做概念的含义或内容,它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 如“法律”的特有属性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一特有属性反映在“法律”这一概念中就构成了“法律”的内涵。 试比较“法律”与“资本主义法律”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大小 2.概念的外延:(量) 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总和 即所反映的对象具体有哪些 如资本主义法律具体包括了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法律,所有这些具体的资本主义法律反映在“资本主义法律”这一概念中就构成了这一概念的外延。 而法律不仅包括了资本主义法律还包括了社会主义法律,不仅包括现代的还包括古代的,所有这些具体的法律反映在“法律”这一概念中就构成了这一概念的外延。 三、概念和语词的关系 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内容,而语词则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概念与语词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首先,任何概念都离不开语词,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第二,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如汉语中的“法律”和英语中的“law”就能表达相同的概念。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普遍概念与空概念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两大类。 1.单独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独一无二的。一般以专有名词或摹状词表达。 比如“湖南”“张家界”“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鲁迅”等都是反映独—无二对象的单独概念 。 2.普遍概念 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事物对象的概念。也就是说,普遍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是由至少两个分子构成的类。普遍概念的外延至少两个以上。 比如,“法院”“行星”“国家”“大学”等等都是普遍概念. 空概念是指外延为空类的概念。 所谓概念的外延为空类就是这种概念所反映的类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具体的分子。它是人们在头脑中把不同对象的属性综合起来,并根据这些属性构成一个特定的“类”。如“圆的四方形”、“燃素”、“理想气体”、“永动机”、“鬼神”等等。这些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在某些人的头脑中存在。 空概念不都是对现实的歪曲反映,它在人们实际生活中有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进行想象,提出假说,实现发明创造。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如”森林”“丛书”“联合国”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都是集合体, 所谓集合体是由同类的个体汇聚而成的特殊整体。 非集合概念:不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例如“书” “丛书”是集合概念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有时候一个概念究竟是否为集合概念,还必须考虑其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然后作出断定,因为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在某种语境中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但在另一种语境中则可能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例如:“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这里的”中国人”,是指由你、我、他等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形成的总体而言的,所以为“集合概念”。 而“中国人应热爱自己的祖国”,这里“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对每一个”中国人”所作的要求,所以,这里的“中国人”只能视为”非集合概念“。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又叫肯定概念,它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概念。如“合法”“党员”“已婚”“健康”等都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所以都是正概念。 负概念又叫否定概念,它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非法”“非党员”“未婚”“不健康”等都反映了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所以都是负概念。 负概念都带有否定词.如“非”“未” “不”等。但如果这些否定词作为表达概念的语词的成份时并不具有实质的否定意义,则这个概念不是负概念。如“无锡”、”不倒翁”等都不是负概念。 第三节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按照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是否有外延重合,概念之间的关系分为两大类: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 一、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是至少有一部分外延重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又根据外延重合的数量多少,分为三种。 二、不相容关系 也称全异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不重合。又根据不重合外延相加的情况,分为两种。 一、相容关系 1.同一关系 又称做“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相同。 全同关系:用下图表示:             等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A B 2.属种关系 又称做从属关系、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