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科学疾病概要-烧伤.ppt

发布:2017-09-02约2.08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烧伤 热力、电流、放射线及某些化学物质 病理 局部变化: 取决于热力高低与接触时间 轻 红肿; 较重 水疱,表皮细胞坏死; 严重 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组织炭化焦痂。 全身变化:取决于烧伤面积与深度 治疗原则 ? 小面积: 大面积、头面会阴: (1)烧伤面积计算 1)手掌法 2)中国九分法 总面积取整数,Ⅰ度烧伤不计入在内。 部位 体表面积(%) 分部位 面积(%) 头颈 9×1 头面 6 颈 部 3 上肢 9×2 手 5(2.5×2) 前 臂 6(3×2) 上 臂 7(3.5×2) 躯干 9×3 躯 干 前 13 躯 干 后 13 会 阴 1 下肢 9×5+1 足 7(3.5×2) 小腿 13(6.5×2) 大腿 21(10.5×2) 臀部 5(2.5×2) (2)烧伤深度估计 三度四分法 深度分类 损伤深度 临床表现 愈合过程 Ⅰ度(红斑) 表皮层 红斑、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无水疱,干燥 2-3日后症状消失,以后脱屑,无疤痕 ? ? 浅Ⅱ度 真皮浅层 剧痛,感觉过敏,水疱壁薄,基底潮红,明显水肿 2周后无疤痕愈合,有色素沉着 ? 深Ⅱ度 真皮深层 水疱,壁厚,基底苍白,红白相间,痛觉迟钝,拨毛痛。 3-4周愈合,先结薄痂,脱痂残留上皮增生,疤痕愈合 Ⅲ度(焦痂) 皮肤全层可及皮下或更深 皮革样,苍白或炭化,数日后树枝状栓塞血管。痛觉消失 2-4周焦痂自然分离,肉芽组织形成疤痕愈合,多需植皮愈合。 Ⅱ 度 (水 疱) (3)烧伤的程度 病程分期估计 1)休克期(急性体液渗出期) 疼痛;低血容量性休克。伤后8小时渗出最快,48小时达最高峰,72小时回吸收。 2)感染期 皮肤屏障的破坏,坏死组织的形成;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3)修复期 创面的处理是防治烧伤的关键。 1、疼痛 伤害性刺激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组织破坏 3、营养失调 4、潜在并发症 5、焦虑与恐惧 诊断/问题 疼痛缓解;体液营养基本正常;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少;情绪稳定 有康复的信心。 预期目标 处理措施 : 现场急救 :1)消除致伤因素 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2)保护创面 预防感染: 3)预防休克 对呼吸道烧伤和颅脑损伤者忌用吗啡。补含盐液体。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面颈部烧伤 5)转运 病情平稳,专人护送,补液。 2、门诊小面积烧伤病人的处理 清创、包扎,止痛、抗生素、TAT 3、住院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处理 (1)休克期处理: 不能口服者,或中度以上烧伤,需静脉补液。 1)补液量的计算: 第一个24小时补液,按成人kg体重每1%面积补晶体和胶体1.5ml+日需量。 晶体和胶体比例:中、重度烧伤2 :1;特重度烧伤1 :1。 第二个24小时补第一个24小时晶体胶体总量的一半+日需量。 液体三八制分配: 晶体胶体的1/2在第一个八小时内输完;其余1/2分别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八小时均匀输完,日需量平均分配。 男,35岁,体重60kg,Ⅰ度烧伤20%,Ⅱ度烧伤70%,Ⅲ度 烧伤10%。问 第一天补液量?液体三八制分配? 第一天补液量=1.5 × 80×60+2000 600 700 700 水(GS) 900 900 1800 胶体 900 900 1800 晶体 第1个8h 第2个8h 第1个8h 液体种类 如何补? 液体分配: 观察指标 ①口渴;②尿量 成人30-50ml/小时,儿童20ml,婴儿10ml老人、心血管疾病、 合并呼吸道烧伤或颅脑损伤,尿量要求偏少;Hb尿,尿量要求偏高; ③精神状态; ④周围循环(皮肤的温度和色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⑤脉搏和血压 P成人120次/min;儿童,140次/min; ⑥CVP。 (2)创面处理 1)早期清创: 2)包扎疗法:适应于污染轻、创面清洁的四肢浅度烧伤。 3)暴露疗法 适应于头、面、颈、躯干、臀、会阴等部位的烧伤,也适应于四肢深Ⅱ度以上烧伤或污染重,清创又不彻底的创面;有绿脓杆菌、霉菌感染的创面 大面积烧伤病人最好使用翻身床,避免长时间受压;小儿用“人”字形板床。 1)翻身床的应用 禁忌: 昏迷、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和应用冬眠药物者。 2)微粒(陶瓷颗粒)床的应用 适应于背部大面积烧伤。陶瓷颗粒吸水后,重量增加而下沉,较干燥的颗粒又浮在表面。 目的:保持伤口干燥和按摩伤口。 3)浸浴疗法的护理 适应于伤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