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曾国藩创办)、 (李鸿章创办,规模最大)、 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二 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 1.背景: 2.目的: 3.概况: 4.意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洋务运动的兴起。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1)创办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工业: (李鸿章,第一家民用工业) 、 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3)其他活动: 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 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官僚资本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19世纪后期清政府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 1936年以后,主要是指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政权的垄断力量建立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官僚资本 近代工业与近代民族工业、洋务企业、 洋务民用工业与军事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辨析 ●近代工业相对传统的手工业而言,指的是使用机器生产; ●近代民族工业相对于在中国的外国近代企业。 ●洋务派的军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是封建性质的企业; ●洋务派的民用工业除了解决军事工业困难外,部分产品投放 市场,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洋务企业指的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族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指的是近代中国地主、官僚、商人等创办 的近代企业。 (1) 的逐渐解体。 (2)外商企业和 的影响。 自然经济 洋务企业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2.概况: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 (2)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 上海 (方举赞)、 广东南海 (陈启沅)、 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朱其昂)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并不是在自身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欧风美雨的刺激下产生的;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 特别提醒: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归纳1】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认识 (1)图解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 【归纳1】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认识 (2)自然经济解体的特征: ① 原因: ② 速度、 程度: ③ 过程: 主要来自西方的经济侵略和近代企业的冲击。 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 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 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 【归纳1】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认识 (3)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 主要表现在: ①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它的解体必然冲击封 建制度,有利于瓦解晚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商品市场、 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使中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思想 文化发生巨大变化。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2】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2)洋务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 义的经济侵略。 (4)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为军事等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5)促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 晚清的洋务运动开始了我国制造业规模化发展,对激励民族企业担当国家、民族的振兴使命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前,中国企业经历着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由此,产品创新成为我们制造业发展的新挑战。 晚清的洋务运动为中国制造突破瓶颈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洋务运动与民族的振兴 方法突破 ★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开始,其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1)一个主题: (2)两大动力: 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 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 是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力。 鸦片战争后开始变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进一步变动。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外国企业出现; 洋务企业的创办; 近代民族资本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