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第13讲+Word版含答案.doc

发布:2018-05-01约1.34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线索1 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昙花一现。 (3)十月革命一举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终变为现实。 线索2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基本确立。 线索3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 [考纲要求]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2.俄国十月革命。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第13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广大工人已经觉醒。 (3)理论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革命。 2.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3月28日,选举产生巴黎公社。 3.措施 (1)政权建设: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等。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4.失败 (1)时间:1871年5月下旬。 (2)原因 ①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②客观原因: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疯狂进攻。 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 5.意义 (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误区警示 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及其性质 (1(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三、十月革命 1.背景 (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国际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其他城市的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3.结果:建立政权 政治 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经济 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外交 通过《和平法令》,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组织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4.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图示总结 十月革命结构图 1.苏维埃 俄语音译,原意为代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