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单元综合训练(四)+Word版含答案.doc

发布:2018-05-01约5.4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综合训练(四)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Ⅰ卷高考模拟,34)19世纪初的英国,无产阶级把机器当成了攻击的直接目标。相传卢德是捣毁机器的首创者,因而破坏机器的运动就被称为“卢德运动”。导致“卢德运动”出现的原因是(  ) A.工人阶级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 B.电力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劳动力相对过剩导致工人失业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答案 C 解析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成为工人运动的先进指导理论,而19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还未诞生,故A项错误;19世纪初还未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故还没有电力及其广泛运用,故B项错误;劳动力相对过剩导致工人失业,激化劳资矛盾,因此导致工人破坏机器运动的出现,故C项正确;D项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而不是工人破坏机器运动,故D项错误。 2.(2017·豫晋冀高三第二次调研,22)1844年6月4 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  ) A.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答案 D 解析 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与“1844年”不符,故A项错误;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已开始表明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B项错误;工人们积极争取政治权利,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不是“过高”,故C项错误;工人们“反对私有制社会”,表明了起义的性质,故D项正确。 3.(2017·菏泽一模单科,19)列宁曾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  ) A.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 B.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能给无产阶级具体的斗争手段 D.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 答案 A 解析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不可能改变规律,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而不是具体的斗争手段,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而不是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故D项错误。 4.(2018·衡阳十校高考调研冲刺预测,33)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答案 B 解析 材料未体现政权的阶级性,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公社行政、司法等部门的职位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体现政权的民主性,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非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项错误。 5.(2018·衡水金卷高考模拟二,34)在巴黎开始与凡尔赛对峙的时候,梯也尔表示:“宁要法国,不要首都。”巴黎公社被梯也尔大军围困,而冷眼旁观的德国释放了大量战俘以充实梯也尔的军队。这反映出(  ) A.巴黎公社的失败具有必然性 B.法兰西共和之路具有曲折性 C.法国共和政体的基础较雄厚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答案 D 解析 一方面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疯狂镇压,另一方面则是外敌德国的助纣为虐,这两方面正是当时法兰西国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生动体现,故D项正确。 6.(2017·济宁二模,34)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 A.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 B.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 C.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D.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列举的斗争和十月革命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形式,因此不是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故A项错误;1789年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也是从城市开始的,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也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故D 项错误。 7.(2017·泉州二模,34)十月革命后,针对议会民主制中地域代表制存在的弊端,列宁明确提出用苏维埃的生产单位代表制代替之,即在苏维埃制下,选举单位和国家的基层组织不按地域划分,而是按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等)划分。这种选举办法(  ) A.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相适应 B.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对政治的操控 C.是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彻底否定 D.突出工人阶级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 B 解析 十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