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pdf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02
一、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年根据教育部新的学科目录更名为
2025············2025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以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两个硕士点为支撑,结合学科发展方
向和本地区光伏产业发展,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和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2个发展方向,主要培养掌握半导
体材料和光电信息材料、半导体电子器件、半导体光电器件、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制备方法的高
层次专业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博士为主力,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本专
业下设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半导体器件原理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可供学生进行集成电路设计、
制备与测试的实验与开发;半导体薄膜材料、光电信息材料、光伏电池等器件的实验与研究。还在保定和
省会石家庄建立了多处实习基地,为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就业创造了
良好条件。本专业集40年来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专业课程设置合理,课程体系完备,注重学生基本素质
和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了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宽厚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电
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
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在相关领域进行经营、管理的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和终
身学习的能力;
3.熟悉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半导体材料、
集成电路和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胜任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技术
和电子电路系统相关的产品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信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信息技术、电子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
进行研究与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了解本
领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3.具有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和集成系统以及工艺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4.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子电路系统设计、模拟仿真、自动测试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掌握一门外语。
四、核心课程
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系列课程,计算机知识系列课程,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原理,集成电路工艺基
础,数字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五、修业年限: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七、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