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发布:2024-12-07约9.8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7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理电子、微电子、集成电路等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能在物理电子和微电子领域,从事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产品以及电子系统的开发、制造、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体魄等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能力;掌握物理电子和微电子领域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物理电子和微电子学领域相关的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电子系统和微电子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物理电子和微电子学领域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出针对物理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工程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电子系统,熟悉常规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的结构与性能,了解常规功能集成电路的性能指标,并正确应用;能够完成常规功能电路的搭建,常规元器件、功能电路故障的检查或判断等;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物理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备归纳、整理、分析与解释实验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物理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并能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仿真、计算,学会常规专用实验仪器设备(例如示波器、各种电源电表、信号发生器、晶体管参数测试仪等)的使用。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专业知识对物理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工程实践和工程问题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该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物理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物理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学制、学分、学位

1.学制:四年,允许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155学分

3.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五、核心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理论物理导论、电磁场与电磁波、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基础、微波与射频技术、EDA技术

六、课程设置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

学时比例(%)

学分

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

必修

807

31.9

41

26.4

选修

128

5.1

8

5.2

专业课程

必修

1297

51.2

75

48.4

选修

301

11.8

16

10.3

集中实践课程(必修)

15

9.7

课程总学时

2533

专业总学分

155

七、实践环节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实验(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

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

393

14

专业课程

课程中实验(实训、实践)环节

222

9

独立设置实验(实训、实践)课

80

2.5

集中实践课程

15

实践环节总学分

40.5

总学分

155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

26.1

八、毕业要求与课程对应的关系矩阵

序号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

1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3

毕业要求

4

毕业要求

5

毕业

要求

6

毕业

要求

7

毕业

要求

8

毕业

要求

9

毕业

要求

10

毕业

要求

11

毕业

要求

12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M)

H

M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M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M

5

形势与政策

H

M

6

大学体育

L

H

7

大学外语(四)

L

L

M

H

M

8

大学计算机基础

L

H

9

C语言程序设计

H

H

M

L

10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教育

H

M

H

11

创业基础

H

M

H

12

大学生就业指导

H

M

M

13

国防教育与军事理论

H

M

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