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
摘要:由于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随意性较大,带来了专业的重复设置,恶性竞争等问题,我们应该在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下,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和师资特点,遵循专业设置的基础,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办好一至两个专业群,促进学校发展。
关键词:学校;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66-02
专业是指职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条件。从一所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我们就能初步了解该校的性质及其特点,学生家长就能知道是否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因此,所有的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这一问题上都不敢掉以轻心,都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改造老专业,开发新型专业,合理进行本校的专业布局,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问题进行调研,有了初步了解之后,笔者对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方面有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属于学历教育,注重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具备一定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强调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完成学校使命的关键所在。
每所中职学校在成立之初,就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化进行专业设置及师资配备,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调整和改造,形成学校的特色。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确定,不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之中,继续以原有的专业格局开门办学,很难满足各行业对中等专业人才的需要,与人才劳务市场的供求形势相悖。这样一来,由于学校专业设置的停滞不前,其社会影响力及竞争力会不断减弱。
学生及学生家长选择的是专业而不是学校,中职学校的特色其实就是专业设置的特点。这些浅显的道理任何一个职教人都明白,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专业设置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真审视自己的专业设置能否对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财经类职业职业学校为例,看看我们是否已经放弃了原来大而空的审计、国际贸易等专业,改造了原有商业会计、营销等专业,注意到了21世纪的理财规划师→财务管理;“无烟产业”类的旅游管理专业;时代宠儿,就业新星→物流专业;紧缺人才,重点专业→电子商务;招聘热点,需求量第一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市场的亮点,工作岗位的骄子→人力资源专业等。尽力做到专业设置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相适应,让本校的专业紧追时代。
二、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本省大部分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为了扩大覆盖面、争取生源都在追逐热点,尽可能多设置专业,忽视了专业设置的原则和内涵,视专业设置同儿戏,在不具备任何条件的情况下随意设置专业,所设专业根本无法承载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毕业的学生两手空空,没有任何专长,严重影响了本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甚至引起社会对同类学校相同专业的质疑,把原本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可观的优秀专业推向被大家抛弃的边缘。
(一)专业设置的恶性竞争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总会有不同的职业岗位群被人们推崇和追逐,因而造成了不同的专业热点,并且在不同的区域,大家的认识不相一致,南方发达地区与西北的差异就很大,现阶段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呈现出财经类学校热,而西北财经类学校的专业往往不被人们认可。甘肃省在九十年代初,会计专业非常火热,可以说只要有职业学校,就存在会计专业,结果肯定造成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过剩,毕业生的质量参次不齐;2000年过后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的崛起,工科类专业的热度不断上升,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工科类学校的办学规模极剧扩大,出现了万人职校,其它类型的职校纷纷效纺,或设置工科专业,或干脆改头换面变文科学校为理工学校。2005年之后,由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拉动及卫生服务领域的扩展,呈现出的是石油化工类专业和卫生服务类专业倍受欢迎。由于这些原因的影响,许多职业学校纷纷放弃了自己若干年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特点,在专业设置上你追我赶,忙于设立专业而忽视了建设,带来的后果肯定是恶性竞争,不利于一个优秀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二)专业设置的重复
其实就是专业设置的恶性竞争带来的结果,在同一地区一个专业被多个同类职业学校重复设置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当然专业的重复设置利于学校之间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但试想一下,在一个地区有若干个职业学校办同一专业,会出现什么局面?以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为例,在兰州地区至少有十几所学校在办,而兰州地区选择会计专业的生源又有多少呢?结果是大家同时办了很多相近的专业,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都严重不足,我们在专业教学及专业建设中精力分散,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每个专业都不能办好,很难办成精品专业。
(三)在不具备条件的基础上设置专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