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doc

发布:2017-03-01约5.1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丘市初中“五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一、提出的背景 1、当前课堂存在的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主要问题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教学来说可概括为“一个占据,三个形式”。一个占据是教师仍占据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教师说了算,以教师预先设计的流程有序进行,学生被动接受缺少自主性。 三个形式,一是学生活动形式化。学生活动不为教学服务,不该活动的安排活动;活动的方式单一,仅局限于小组内讨论;活动的内容设计不到位,太难或太易,使讨论不深入,思维不开放,学生的回答要么直接从教材上读出,要么是不基于事实,不知从何处作答,活动主题不突出。二是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化。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评价指向不明确,没有把评价作为提高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评价方式几乎都用“很好”等话语来评价评价的指向性没有体现。三是三维目标达成度形式化。只注重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维目标因缺失。 2、模式的提出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解决当前课堂存在的低效问题,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教学的实际,构建了“五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模式的基本内涵 1、教学三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研讨阶段、课后反思升华阶段 2、课内三要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3、过程把握三度: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深刻度、目标的达成度 4、原则突出三性:开放性、生本性、实践性 5、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二)、模式的具体操作 1、教学三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关键。所谓准备,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指教师做好授课准备。知识准备: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地吃透教材,针对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做到对教材及其相关知识了如指掌,精心设计好导学案,对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备课准备,做好教学设计。备课首先要进行个人初备,教师根据自己情况备出个人教案,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其次进行集体研讨,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讨时,每位教师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最后进行修正教案,每位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情况对个人备课进行修改,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即备课按照以下原则: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要做好器材教具准备。上课前教师要准备好上课需要的实验器材、道具和课件,只要条件具备要使用多媒体教学。 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做好学习准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根据导学案针对性地作好课前预习,对教学内容初步进行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学生心中有数,加强听课的目的性。器具准备:对活动课、实验探究课和实践课,学生要做好用具等准备。 ?(2)研讨点拨阶段 研讨提升阶段主要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老师有意设计的一些问题和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一些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内讨论或组间讨论研究,共同解决,或与老师一起研究讨论解决。通过此方法达到生练生、生教生、师生互动的目的。本阶段主要包含实施“三环节”的教学要求;要体现“三讲三不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应该自学,哪些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训练、课堂检测、课堂反馈、目标达成等。 (3)反思升华阶段 一是教师反思:反思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度情况,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手否到位。反思小组合作情况,看问题提出是否恰当;师生活动是否真实有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最优化。每节课、每周、每学期都要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是学生反思: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课前反思、课后反思、总结性反思和学法反思。课前反思是指学生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对某科前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反思与回忆;课后反思是指学生在每堂课后,对该堂课所学内容的回忆与反思,促进上节课所学内容在头脑中的巩固,有利于头脑中知识结构的完善;总结性反思是指学生在一天的结束时,对这一天所学知识的全面的反思,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学法反思就是教育学生要每天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内三环节 (1)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境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合作研讨打下基础。 (2)合作研讨; 合作方式:一是学生小组合作,学生首先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研讨,共同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