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动作的发展.ppt

发布:2024-05-05约4.09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剩余精力说。代表人:德国席勒F·Schiller;英国斯宾塞HerbertSpencer)理论观点:生物都有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高级生物生存能力更强,并有维持生存之外的剩余精力,游戏是一种出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耗费的精力较少,较多的富余精力必须从体内发散出去,否则就像不透气的蒸锅那样会爆炸,游戏便是宣泄剩余精力、保持健康的最佳通道。第17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生活预备说代表人:德国格鲁斯K·Gross理论观点: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生活准备阶段。这就要求在天赋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适应“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升华本能、演练生活的手段。第18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松弛说代表人:德国拉察鲁斯M·Lazarus;帕特里克Patrick理论观点: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放松自己,消除疲劳,就产生了游戏。游戏不是发泄剩余精力,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儿童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难于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很容易产生疲劳,需要游戏来使自己得以轻松和恢复精力。第19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成熟说代表人:荷兰博伊千介克F·Buytendijk理论观点:人有潜在的内部力量,而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种潜在的内部力量的驱动下完成的,不需要游戏做准备、不需要练习也能发展起来。游戏不是练习,是儿童幼稚动力一般特点的表现。游戏也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由于年幼才有游戏,而不是因为游戏才有童年。第20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当代游戏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第21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认知动力说。第22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3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4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第25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游戏的分类。1、创造性游戏。2、教学游戏。3、活动性游戏。(详情请见P192-193)第26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游戏的发展变化1、内容的变化。第27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形式的变化。游戏形式是指幼儿在游戏中的一切行为的表现方式,它构成了游戏的外部形式。游戏动作——渐次连贯游戏语言——准确化游戏持续时间——推延游戏参加人数——增多、社会关系游戏规则——明朗第28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9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时间长度的变化。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延长到四五十分钟甚至更长。第30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参加成员多少的变化。从独自一人的游戏发展为合作的游戏。第31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32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谢谢聆听关于儿童动作的发展简介: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心理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并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也是人们观察、评价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第2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的原则)1、从上到下,头尾律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到下肢逐渐发展。2、从大到小这是指儿童最初发展起来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的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3、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分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脚、转头等,逐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协调的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能从事由多种动作组成的游戏活动。第3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从不随意到随意动作的不随意性和随意性,是从动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来区别的。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不随意动作,无目的,由客观刺激引起,加头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有东西接触儿童的手,儿童的手就去抓摸。以后,随意动作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客观刺激不在眼前或没有直接接触儿童,动作也会出现,而且通过动作,主动的、有目的的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如儿童在藏猫的活动中,主动的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