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
(1)中共八大: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2)“双百方针”:时间、内涵、地位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间、内容、影响
2、探索的失误
(1)1957年开展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2)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表现、评价、后果
3、政策调整(60年代)
(1)措施
①国民经济——八字方针:时间、内容
②其它方面——政治、文化、教育、科研
③七千人会议:时间、内容:总结经验
④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间、内容(四个现代化)、作用
(2)结果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原因、经过、性质、认识)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成就、意义、时代精神及代表人物);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空观念;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背景;(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1、(2024·浙江·高考真题)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这次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有(???)
A.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3、《关于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的问题》;2、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5)、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2、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1958年开始,由于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长达三年的严重困难局面。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充实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到1965年,原定的各项调整任务均顺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此时期农业和轻工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并未反映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C选项错误,合作化运动发生于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一直存在,并未被解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4;3、(2024·浙江·高考真题)195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说:“我们可以有几条路前进,比较一下,要选一条比较合理、正确的路线。”下列各项属于“比较合理、正确的路线”的有(???)
①《论十大关系》??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一)原因;领域;4、(2024·江西·高考真题)下表;跟踪练;6、(2024·天津·高考真题)1954年,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64年,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与英法美三国关系的变化(???)
A.证明了“一边倒”方针的胜利
B.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说明了全方位外交活动的开展
D.反映了两极对峙格局的终结;7、(2024·贵州·高考真题)下图是1964-1976年间贵州省累计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占比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贵州(???);8、(2024·浙江·高考真题)1978年8月,中国同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上述外交成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外交方针政策的新调整。这一“新调整”是(???)
A.推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D.首倡“求同存异”方针;9、(2024·浙江·高考真题)197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