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人教版 化学 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四课时)》课件.pptx
高二—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学习目标;氨自1784年被发现,直到1913年经德国化学家哈伯(F.Haber)的研究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化学原理为,为了提高产率,它的生产条件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环节一: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环节一: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环节一: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观察实验2-3】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填写下表:;反应焓变;环节一: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环节二: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环节三:学以致用;从Q与K之间关系的角度定量分析:;环节四:勒夏特列原理;环节四:勒夏特列原理;环节四:勒夏特列原理;环节四:勒夏特列原理;环节四: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思维导图;1.反应:A(g)+3B(g)2C(g)ΔH<0,平衡后,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左移动;2.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2)700℃下,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该反应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是(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该反应为(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ΔH0,在某一时刻达到平衡,测得c(N2)=1mol·L-1,容器内压强为p,温度为T。
(1)再向容器中通入N2,使其浓度变为2mol·L-1,并保持容积不变,再次达到平衡时c(N2)的范围是。
(2)缩小体积至平衡时一半,保持温度不变,再次达到平衡时压强p′的范围是。
(3)迅速将温度升至T1,并保持容积不变,且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次达到平衡时,温度T′的范围是。;课堂练习;谢谢观看;高二—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ΔH<0。某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
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
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B.对2H2O22H2O+O2的反应,使用MnO2可加快制O2的反应速率
C.反应:CO(g)+NO2(g)CO2(g)+NO(g)ΔH0,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0,
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
E.H2(g)+I2(g)2HI(g),缩小体积加压颜色加深;3.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
H2(g)+Br2(g)2HBr(g)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
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a与b的关系是()A.ab B.a=bC.ab D.无法确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