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案.doc

发布:2018-01-14约1.1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课题 1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侧记 导入新课宿新市徐公店出示游戏题,自学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拓展性练习,运用上述的方法学习新诗。谁来说说,你最快乐事情? ??? 今天,我们来看看,古时候小朋友在作什么?他们快乐吗?简介作者(1)围绕“诗人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 (2)宣布游戏规则:讨论分两组进行,自愿组合。一组经过讨论后使诗的内容“胖”(扩句)起来;一组讨论后使诗的内容“瘦”(缩句)下去。    ??? (3)开始计时,10分钟后,小组分别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可以补充。      ??? (“瘦”的结果:篱疏径深,花落未阴。儿童追蝶,入花无寻。“胖”的结果: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只见小路上奔跑着一个小男孩,咦!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在追逐黄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 (4)交换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将不同的理解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出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说交换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将不同的理解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作业设计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追春图篱落疏花落未成阴儿童追黄蝶无处寻 课题 1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侧记 我们继续来读《清平乐村居》。如果你到农村去旅游,你看到有人在锄豆子,有人在织鸡笼,你会感到有诗意吗?这是怎样的村居呢?你能看到怎样的图画呢?自读两遍。你看到什么样的图画? ???     一条小溪两岸上长满了青草。一对老夫妇坐在屋檐上,十分亲热,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清平乐》宋 辛弃疾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生活劳作的图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茅,茅屋。溪,小溪。这句的意思是:茅屋又小又低,小溪上长着绿油油的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醉,酒醉。吴音,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媚,柔媚。好,问好,闲谈。这句的意思是:酒醉中,有人用柔媚的南方话语相互问好、闲谈。 ??? “白发谁家翁媪?”翁,老翁。媪,老婆婆。这是谁家的老翁、老婆婆呢? ??? “大儿锄豆溪东”。这句的意思是: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锄豆子。 ??? “中儿正织鸡笼”。这句的意思是: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赖,无聊,无所事事。这句的意思是:最可喜的是小儿子感到无聊,趴在小溪岸边剥着莲蓬。 ???我们从平淡琐碎的细节可以看出,是怀着平民的心态的去看,是因为心中有诗意,才能看到诗意,是对农民生活有美好的情自读两遍。 作业设计 形近字 ??? 1、赖( ) 懒( ) 2、蓬( ) 篷( ) ??? 3、锄( ) 助( ) 4、蔬( ) 疏( )清平乐村居 ???               茅——醉? ???              相媚——翁媪? ???              溪上、溪东、溪头。? ???               最喜——无赖? 课题 2、天窗 编号 3 授课时间 2.28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及10个词语,继续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并会用“像……似的”造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幻灯片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侧记 一、 引入新课。二、 初步阅读。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四、 讲读课文第一段。1、揭示课题。 出示投影片:这是什么? 板书课题:天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天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 2、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词语“慰藉”、“一瞥”、“神奇”、“威力”。 1、想一想,每节各讲什么?可以合并成几段? 2、讨论交流 1、谁来读一读第1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