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添精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添精彩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第二中学 郭会敏 [内容提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任务。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即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课
教学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得到普遍采用,并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大量的情境,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了一幅幅声情并茂、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教材声情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第五课《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时,在讲“丰富多彩的文化”时,利用录像进行情境教学,播放中国过年的喜庆气氛,中国的长城,播放日本的樱花,各个国家的节日、饮食和服装,让学生看着这些短片,在喜庆的气氛中回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了解世界的文化,这样就使文化这一课不再难于理解,激发了学生想表达自己的欲望,有的说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白宫,从饮食到服装,从书籍到建筑,从人物到戏曲……学生兴趣高涨,已经到了不说完不罢休的地步,全班的积极性全都带动起来了。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文化。学生们知道要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唱响世界文化和谐之旅,构筑和谐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运用信息技术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创设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就级第六课《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课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情境一:是兄弟俩商量贿选的事情,哥哥说:“过几天就要选举了,兄弟你可要选我呀。”弟弟说“我肯定选你,让别人选你的事也包在我身上了”;情景二:是小明一家三口在商量受到贿赂后选谁的事情,妈妈说:“哎,真愁啊,咱们选谁啊?”爸爸说“管他呢”谁给钱多就选谁,我就认钱”;情境三:是第二天大家到了学校,小明跟同学们的家都遇到了这种事情,大家议论面对这件事情同学们改怎样去做。多么有创意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根据三幅情境教师及时讲了我国的民主制度,民主与法制,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去做?最后出示保定热线,如果你有这方面的事情可拨打热线电话。使枯燥难懂,距离青少年很遥远的民主政治变得多么直观和容易理解。最后还使教材的知识得到了升华。让我们青少年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关心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依法行使我们的政治权利。这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学生的知识,情感,道德价值观就这样自觉的形成了。
三、运用信息技术能使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信息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教学《民族精神》时,找汶川大地震时抗震救灾、天安门广场哀悼日为汶川人民加油鼓劲的画面,大部分学生在画面的感染下都哭了,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到全国各民族的人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与汶川同在???汶川人民挺住;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的利益的;这种精神就是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温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来鼓舞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度过难关的精神;这些情景的创设胜过了很多的说教,既使学生了解了社会时事,又与课本紧密结合。使民族精神的含义、民族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和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