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doc

发布:2018-11-26约3.3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赢得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青睐。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而讲授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就不能适应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一体应用,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大大提高了政治课教学容量和效果。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初中思想品德][应用] [正文]: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并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青睐。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也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而讲授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就不能适应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大大提高了政治课教学容量和效果。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驱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系统地讲解心理健康、法律常识和我国的国情,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或是大道理堆砌的说教课,显得枯燥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利用它设计出仿真直观情境,能把政治课课本中抽象的理论和观点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子用多媒体直观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境,通过声、形、色、画刺激学生各个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引起极大兴趣和充分注意,使他们由不爱学转变为爱学、想学。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腾飞的中华》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巨变,在短片中包含“三峡水利工程”、“现代化都市——深圳”等画面,乡下的孩子们看到“昨日的小鱼村”到如今的“深圳港”巨变都发出了一声声惊叹,孩子们用眼见证了祖国的腾飞,用心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触动学习内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教学难点一般是指相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而言比较抽象、复杂且学生难以理解或容易发生错误的内容,它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认知障碍。教学难点不突破,便会影响学生的深入学习。从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来看,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有理论的演绎,将会出现“教师头头是道,学生一头雾水”的现象,学生就很难理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也成了一句空话。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在处理八年级下册《我的受教育权》一课时,我先播放了《暖春》,让学生从片中体会小主任翁“花儿”在艰苦的环境中迫切想上学的心理。接着,让学生谈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厌学”现象,再出示《“大眼睛”的希望》画面,让学生从同龄人身上比比自己,认识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应该珍惜。在这周的周记里,孩子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对“花儿”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学习态度的认识,真可谓情到深处,一触继发。 三、多渠道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思维能力是我们在学习中继承人类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种种问题的能力,它是我们一切能力的核心。长期以来,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政治课缺乏平等气氛,窒息了课堂活力,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现在,多媒体自身的无穷魅力,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