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pdf
孔必二
雀东南飞(修)教案
2009-10-20
素质教育目标:
1、读懂全诗,理清脉络,
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鉴赏人物形象,把
握本诗主旨。
3、理解铺陈、排比、比兴
手法及其艺术性。
教点文识及
学重:学常掌握
重点文百实虚词。
教学难点:人物形象分析及
艺术手法运用。
教学方法:以诵读为主,注
重预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究
,
文意把握课文内容,在理
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
分析人物形象,对本文的写
作手法运用应做重点分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梳理
文意,把握结构。
一、导入新课:
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
姻
年男女爱情自由、婚自由
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
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
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休书
将女子赶回家。这样的悲
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梁
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
的爱悲剧一一《孔雀东南
飞》一对美丽的孔雀被活活
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
实现。
二、解题:(重点内容板书)
本送原题《・古诗为焦仲
卿妻作以又名《焦仲卿妻储
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
台新咏乂这是我国最早的
乐府诗集。本诗是保留下来
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
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称
“古今第一首长浮(区别
于第一首长篇抒诗:离
骚)。与《木兰辞》合称“乐
府双璧”。
乐府:原指掌管音乐的官
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
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
府”或者“新乐府”。
叙事诗和抒诗的主要区
别在于:抒诗,作者直接
借景(或物)抒。叙事诗
借助于故事节塑造的人
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
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
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
表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
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
寓抒情于叙事。
三、释词:(见课本注释及
“世纪金榜”)
学生在阅读本诗时,对
以下三类词理解容易产生
歧义。教师需要加以点拨、
归纳,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1.古今异义。(学生完成“世
纪金榜”题四,教师点拨。)
明确:这类词古义和今义大
相径庭。如果把古义和今义
混淆起来,就会产生歧义。
2.一词多义。(学生完成“世
纪金榜”题二,教师点拨。)
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
言环境里读音、词义各不相
同。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
入手,确定词义和读音。
3.偏义复词。(学生完成“研
讨与练习”题三,教师点
拨。)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
的词,连起来当做一个单词
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
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
衬。
四、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
进而掌握结构。
1.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
索,将全诗分成五部分,并
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板书)
第一部分(2至6段)兰
芝被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