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流财经类报纸受众定位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主流财经类报纸受众定位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财经类报纸的个性不够鲜明,同质化明显,有限的信息资源被分散,这就要求媒体明确自己的受众定位。受众定位是媒体实现市场占位的基础,媒体能影响什么人,能影响多少人,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五家国内主流经济类报纸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各家报纸特色和受众定位,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字:财经类报纸 特色 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立足于对媒介市场的分析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做出决策。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媒介发展的速度极快,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分众” 时代,一家媒体覆盖全体受众已经不再可能实现,每一媒介都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受众。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财经类媒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全国现有专业财经类报纸170多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报纸以《经济日报》为代表,近年来发展势头明显减弱,尽管公信力强,但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减。值得一提的是,本世纪初,一些主流财经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数《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中国经营报》的特点是实用性;《21世纪经济报道》的特点是新闻性,而《经济观察报》以深度报道见长,《中国经济时报》学术氛围浓厚,《第一财经日报》则整合了多种媒体资源,作为日报在新闻性和信息量方面对三家周报提出挑战。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国内报刊杂志影响力、公信力调查报告,在全国经济类的报纸中:《经济日报》为公信力最强;《21世纪经济报道》为影响力最大;《经济观察报》为最具成长型的报纸;《中国经营报》市场化操作经验更胜一筹,内容定位实用性强于他报;《第一财经日报》跨区域、跨媒体经营最为成功。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李晓明:《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学术交流 2003 年5 月
成功的媒体需要对受众的数量和购买能力、受众的信息需求获得满意的度以及目标市场的占据情况做出精确地分析。这些媒体在业务、经营方面各有所长,在竞争激烈的国内财经类报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影响力的扩展与媒体明晰的受众的定位息息相关。
《中国经营报》——“实用性”留住“管理人才”
《中国经营报》在媒体多元化发展方面可为业界翘楚——报纸、杂志、丛书、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等均实现赢利。该报背靠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为其提供科学研究和市场调查等诸多领域的权威数据及新闻信息。在内容构成上主要有评论、财经、产经、商业新知、第一招商等版面,致力于通过专业水准的财经视角分析问题,为读者提供微观经济报道和专业的报道。它特别强调实用性,以符合读者满足个人提升和促进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求,并且重视信息的权威性,加强读者对报纸的信任。
《中国经营报》将目标读者群定位为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在经济组织中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的30至50岁的男性公民。也就是那些“在公司中对一个部门的运作负全责,有一定人员、资金的决策和管理权;他们关注竞争对手、行业的发展变化,关系工商资讯和国家经济政策,他们是公司战略的具体操作和执行者。” 饶文清:《我国财经类报纸的定位误区及其对策分析》 新闻界 2003年5月,第34页。不同的目标读者定位,决定了目标读者利益诉求点的差异性。《中国经营报》的读者较为稳定,务实、理性,较为关注实用的经济管理信息和知识。因此该报将读者的利益需求定位为满足个人提升和促进企业经营与管理。在报道上追求热点、焦点,致力于报道的深度,分析全面、观点深刻。这使得它与其他财经类报刊产生了明显的互补性,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张海洋:《以中国经营报为例对财经类报纸定位策略的研究》大众文艺
饶文清:《我国财经类报纸的定位误区及其对策分析》 新闻界 2003年5月,第34页。
张海洋:《以中国经营报为例对财经类报纸定位策略的研究》大众文艺
《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性”服务“双高”读者
作为一份综合性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自2001年创刊以来荣誉不断:在2004 年度莱卡风尚大奖颁奖典礼中,获颁“风尚媒体大奖”之“最新锐”媒体大奖;2005 年在“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评选中,以5.8亿的品牌价值排名第477 位,是唯一上榜的财经报纸媒体;在2006、2007 年“富豪之选——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中获得“最受青睐的报纸”称号,成功的取得与其准确的受众定位是分不开的
一张报纸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受众定位是关键。《21 世纪经济报道》在创刊筹备期间就斥巨资购买了AC 尼尔森公司的调查数据,结合自己的调查结果,确定报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