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中国通史复习—编年体剖析.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通史复习
——编年体;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按照组织形式划分为:
原始人群时期;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中外历史比较法的应用:
例一: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和结果,意义?
例二:比较“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与英国“重商主义”“圈地运动”的内容和不同结果。
例三:比较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希腊的民主制度的内容和作用。;一、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一的专题一)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家(选修四的第一单元)
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二的专题一)
三、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文化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必修三的专题一)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必修三的专题二)
学习探究:1、秦朝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必修一)
2、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必修二)
3、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必修三)
4、追寻孔子的足迹(选修四)
; 高考考试范围:1、西周的政治制度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解析什么是“家天下?
“禹传启,家天下” “家天下”就是以天下为家,即统治天下,即做国王,实际上,这个词语出自启继承禹的王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从此,中国就开始了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历史上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什么是大同和小康社会?——
儒家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是谓大同。
儒家小康社会: 大道之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是谓小康。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又叫“大一统”)的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