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课堂精品说课稿+说课稿(部编版).docx

发布:2025-02-22约3.3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课堂精品说课稿+说课稿(部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增强对家乡物产的热爱和自豪。

2.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了解家乡物产,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生态环境,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意见。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二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家乡的基本知识,如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但对于家乡的物产,学生可能了解有限,主要停留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食物和常见植物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家乡的物产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善于模仿和观察。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如通过图片、实物展示来激发兴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1)对家乡物产的认识不够全面,可能存在信息缺失;

(2)在描述家乡物产时,语言表达可能不够准确;

(3)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能存在沟通不畅、表达不清晰的问题;

(4)对于家乡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可能难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以便查阅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家乡物产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用于展示家乡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3.实验器材:准备一些常见的家乡特产样本,如水果、蔬菜等,供学生观察和触摸。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摆放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家乡风景图片或播放家乡音乐,让学生回忆起对家乡的美好记忆,激发他们对家乡物产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为学习本节课的物产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家乡物产的种类、特点以及与家乡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介绍家乡的粮食作物、水果、蔬菜等。

-举例说明:展示家乡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家乡的丰富物产。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物产进行讨论,探讨其生长环境、种植方法、营养价值等。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结果,用简短的文字或图画形式展示家乡的物产。

-教师指导:巡视各小组,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展示。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物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家乡的物产,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家乡的物产,了解家乡的一种特色农产品或手工艺品,并准备在下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

-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询问家乡的物产故事,了解家乡物产背后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物产,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家乡特色农产品介绍:搜集家乡特色农产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种植技术、市场情况等相关资料,如茶叶、水果、蔬菜、粮食等。

-手工艺品制作过程:收集家乡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技艺传承、文化意义等方面的资料,如剪纸、泥塑、编织、陶瓷等。

-家乡生态环境现状: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空气质量等。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途径,查阅家乡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资料,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农场、工厂、博物馆等,亲身体验家乡的物产和工艺制作过程。

-开展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家乡物产故事,增强学生的家乡认同感。

-引导学生参与家乡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节约用水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鼓励学生创作与家乡物产相关的绘画、手工作品,展现家乡特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