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运筹学》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管理运筹学》复习提纲
绪论(P1-P9)
1.决策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1)认清问题。
(2)找出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
(3)确定目标或评估方案的标准。
(4)评估各个方案:解的检验、灵敏性分析等。
(5)选出一个最优的方案:决策。
(6)执行此方案:回到实践中。
(7)进行后评估:考察问题是否得到圆满解决。
其中:
(1)(2)(3)形成问题。
(4)(5)分析问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构成决策
运筹学的分支:线性规划、整数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模型、存储论、排队论、排序与统筹方法、决策分析、对策论、预测、目标规划,此外,还有多目标规划、随机规划、模糊规划等。
运筹学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1)生产计划:生产作业的计划、日程表的编排、合理下料、配料问题、
物料管理等,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2)库存管理:多种物资库存量的管理,某些设备的库存方式、库存量等
的确定。
3)运输问题:确定最小成本的运输线路、物资的调拨、运输工具的调度
以及建厂地址的选择等。
4)人事管理:对人员的需求和使用的预测,确定人员编制、人员合理分
配,建立人才评价体系等。
5)市场营销:广告预算、媒介选择、定价、产品开发与销售计划制定等。
6)财务和会计:预测、贷款、成本分析、定价、证券管理、现金管理等。
此外,还有设备维修、更新,项目选择、评价,工程优化设计与管理等。
学习管理运筹学必须使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必须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P10-P26)
1.一些典型的线性规划在管理上的应用
合理利用线材问题:如何在保证生产的条件下,下料最少;
配料问题:在原料供应量的限制下如何获取最大利润;
投资问题:从投资项目中选取方案,使投资回报最大;
产品生产计划: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使获利最大;
劳动力安排:用最少的劳动力来满足工作的需要;
运输问题:如何制定调运方案,使总运费最小。
2.线性规划的组成
目标函数:max f 或 min f ;
约束条件:s.t. (subject to),满足于;
决策变量:用符号来表示可控制的因素。
3.建模过程
(1)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在什么条件下,要追求什么目标。
(2)定义决策变量(x1 ,x2 ,…,xn),每一组值表示一个方案。
(3)用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形式写出目标函数,确定最大化或最小化
目标。
(4)用一组决策变量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解决问题过程中必须遵循的
约束条件。
一般形式
目标函数:max(min)z = c1 x1 + c2 x2 + … + cn xn
约束条件:s.t.
a11 x1 + a12 x2 + … + a1n xn ≤(=, ≥)b1
a21 x1 + a22 x2 + … + a2n xn ≤(=, ≥)b2
……
am1 x1 + am2 x2 + … + amn xn ≤(=, ≥)bm
x1 ,x2 ,… ,xn ≥0
对于只包含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作图表示
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并求解。下面通过例 1 详细介绍图解法的解题过程
取各约束条件的公共部分(如图 2-1(f)
所示)。
目标函数 z = 50x1 + 100x2,当 z 取某一固定值时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称之为“等值线”。平行移动
等值线,当移动到 B 点时,z 在可行域内实现了最大化。A、B、C、D、E
是可行域的顶点,有限个约束条件其可行域的顶点也是有限的。
线性规划的标准化内容之一—引入松弛变量(资源的剩余量)
例 1 中引入 s1,s2,s3,模型变化为:
4.重要结论
—如果线性规划有最优解,则一定有一个可行域的顶点对应一个最
优解;
—无穷多个最优解。若将例 1 中的目标函数变为 max z=50x1+50x2,
则线段 BC 上的所有点都代表了最优解;
—无界解。即可行域的范围延伸到无穷远,目标函数值可以无穷大
或无穷小。一般来说,这说明模型有错,忽略了一些必要的约束
条件;
—无可行解。若在例 1 的数学模型中再增加一个约束条件 4x1+3x2
≥1200,则可行域为空域,不存在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当然也就
不存在最优解了。
5.线性规划的标准化
6.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有四个特点:
—目标最大化;
—约束为等式;
—决策变量均非负;
—右端项非负。
对于各种非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我们总可以通过变换,将其转
化为标准形式。
7.为了使约束由不等式成为等式而引进的变量 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