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运筹学总复习.ppt
学期总评=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一、模型建立
二、线性规划问题、对偶问题、对偶理论、单纯形法及其灵敏度分析
三、运输问题
四、整数规划
五、动态规划
六、图与网络
七、矩阵对策;第一局部模型建立;1、能将一般线性规划模型化为标准形式;
2、理解线性规划根本概念: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退化解、基解、基可行解、基矩阵、可行基、最优基、基变量、非基变量、基向量、非基向量等;
3、掌握初始基可行解确实定方法,单纯形表的最优性检验与解类型〔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无可行解〕的判别方法,基变换与迭代方法;;4、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
〔1〕单纯形表与计算步骤;
〔2〕处理人工变量的大M法;
〔3〕对偶单纯性法〔采用该法的前提条件以及对偶单纯形法的步骤〕;;5、了解单纯形法的矩阵描述;理解对偶问题和原问题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从单纯形表格上找出二者解的情况;
6、能直接写出线性规划模型〔对称形和非对称形〕的对偶模型
7、从单纯形表格上充分理解对偶性质〔弱对偶性、强对偶性、互补松弛性〕;8、结合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单纯性表的灵敏度分析及其经济解释:
价值系数的灵敏度分析
资源拥有量的灵敏度分析
技术系数的灵敏度分析
增加和减少产品的灵敏度分析
增加和减少约束条件的灵敏度分析
影子价格、时机本钱、市场价格、吸引力;1、理解什么是运输问题,能够建立实际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2、掌握产销平衡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3、能够将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转换为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进行求解。;1、了解什么是整数规划问题;
2、理解分枝定界法,掌握分枝、定界、剪枝;
3、理解0-1型整数规划问题,会建立0-1模型
4、会用匈牙利法求解指派问题〔标准和非标准〕;1、了解动态规划的根本概念
2、掌握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
3、理解动态规划和静态规划的关系;
4、能求解最短路线问题、资源分配问题。;1、了解图与网络的根本概念;
2、理解树、最小生成树的概念;
3、能求解最短路问题、最小树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1、掌握对策问题的三要素(会建立对策模型)
2、能判断矩阵对策是否存在纯策略意义下的平衡解(鞍点),并求解;
3、能求解矩阵对策的混合策略;将矩阵对策表示为一对互为对偶的对称型线性规划问题。
4、能利用优超原那么化简矩阵,进而图解法求解混合策略;管理运筹学总复习;;一、灵敏度分析典型例题;1、问应怎样组织生产才能使总利润最多?
2、如果产品Ⅰ的利润降至1.5百元/单位,而产品Ⅱ的利润增至2百元/单元时,最优生产方案有何变化?
3、如果产品Ⅰ的利润不变,那么产品Ⅱ的利润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该公司的最优生产方案将不发生变化?
4、假设设备A和调试工序的每天能力不变,而设备B每天的能力增加到32小时,分析公司最优方案的变化;
5、假设设备A和B每天可用能力不变,那么调试工序能力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问题的最优基不变.
6、设该公司又方案推出新产品Ⅲ,生产一单位产品Ⅲ,所需设备A、B及调试工序的时间分别为3小时、4小时、2小时,该产品的预期盈利为3百元/单位,试分析该新产品是否值得投产;如投产对该公司的最优生产方案有何变化。;7、假设产品Ⅱ每单位需设备A、B和调试工时8小时、4小时、1小时,该产品的利润变为3百元/单位,试重新确定该公司最优生产方案.
8、假设产品Ⅰ、Ⅱ经调试后,还需经过一道环境试验工序,产品Ⅰ每单位须环境试验3小时,产品Ⅱ每单位须2小时,又环境试验工序每天生产能力为12小时,试分析增加该工序后的佳美公司最优生产方案.
9、假设产品Ⅰ、Ⅱ经调试后,还需经过一道环境试验工序,产品Ⅰ每单位须环境试验3小时,产品Ⅱ每单位须2小时,又环境试验工序每天生产能力至少为15小时,试分析增加该工序后的佳美公司最优生产方案.;,;?j?;将产品Ⅰ、Ⅱ的利润变化直接反映到最终单纯形表中得表,;CBXBb;3、如果产品Ⅰ的利润不变,那么产品Ⅱ的利润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该公司的最优生产方案将不发生变化?;4、假设设备A和调试工序的每天能力不变,而设备B每天的能力增加到32小时,分析公司最优方案的变化;;CBXBb;第二种解法利用变化率;CBXBb;5、假设设备A和B每天可用能力不变,那么调试工序能力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问题的最优基不变.;解法二:设调试工序每天可用能力为5+Δb3;6、设该公司又方案推出新产品Ⅲ,生产一单位产品Ⅲ,所需设备A、B及调试工序的时间分别为3小时、4小时、2小时,该产品的预期盈利为3百元/单位,试分析该新产品是否值得投产;如投产对该公司的最优生产方案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