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小班健康《会“咬人”的电》课件..pdf

发布:2024-10-06约2.6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园小班健康《会“咬人”的电》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

内容为《会“咬人”的电》。通过学习,让幼儿认识到电的危险性,

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的危险性。

2.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3.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让幼儿理解电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安全用电标识。

学具:安全用电宣传画、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

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小朋友在插座附近玩耍,

手上有水,触碰到插座。让幼儿思考这样的行为是否安全,为什么?

2.例题讲解

(1)展示图片,讲解电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电是什么,

有哪些用途。

(2)播放视频,展示触电事故的危害,让幼儿认识到电的危

险性。

(3)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如:不在电线上晾衣服,不用湿手

触摸电器等。

3.随堂练习

(1)让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触电事故。

(2)出示安全用电标识,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4.互动环节

(1)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安全用电,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

(2)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安全用电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

1.《会“咬人”的电》

2.内容:

(1)电的基本概念

(2)电的危险性

(3)安全用电常识

(4)安全用电标识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安全用电宣传画。

2.答案:请幼儿结合所学内容,发挥想象力,设计一幅具有警示

意义的宣传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共同营

造安全的家庭环境。同时,鼓励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安全用电问题,提

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实践情景引入

2.例题讲解

3.互动环节

4.作业设计

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实践情景引入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幼儿参与度的关键。在此

环节中,应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如:插座、电器等。通

过展示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场景,让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引出电的危

险性及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例题讲解

1.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让幼儿更容易理解电的概念。

2.通过真实案例,让幼儿深刻认识到电的危险性。

3.详细讲解安全用电常识,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知道如何避免

触电事故。

三、互动环节

1.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幼儿的表达能

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安全用电的场景,增强实践操

作能力。

四、作业设计

1.设计一幅安全用电宣传画: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绘画表

达出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作业完成后,组织一次展示活动,让幼儿互相学习、交流,提

高安全意识。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效果。

2.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将所学内容运用到

实际生活中。

3.教师可定期开展安全主题活动,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速适中,语调富有变化,以吸引幼

儿的注意力。

2.在讲解电的危险性时,适当加重语气,以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

性。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约5分钟,确保幼儿充分关注并思考问题。

2.例题讲解环节:约10分钟,详细讲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