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审核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印刷审核作业指导书
篇一:印刷作业指导书
一、
二、
三、 目的:规范印刷生产管理过程,确保印刷产品满足客户和相关标准要求;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印刷生产作业的管理和控制; 职责:
3.1印刷班长负责复合生产作业过程中实施全面监督,安排人员和生产计划;
3.2机长、助理、操作工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印刷作业;
四、作业内容
一)开印前小会
1、机长根据生产调度(排产)单的安排,找出需要印刷生产的产品资料袋,并检查资料(生产单,签样或色样)是否齐全;
2、机长应掌握印刷工艺要求,熟悉标准样本。包括样本的色彩状况,图像的主要特征及主要技术要求,审核印刷色序,了解承印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掌握所用油墨、溶剂的主要性能,版面设计、尺寸大小、位置关系、套准精度及印刷压力要求;
3、机长审阅核查《施工单》中的:产品名称,材料结构、里(表)印刷、油墨类型、印版编号、版周长(版长)、印刷方向、生产数量、质量要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班长提出;
4、机长将生产单注意项向各工位人员讲解,必须要机组人员了解生产单的要求和制程注意事项。
5、强调所印产品的控制要点及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到人。
二)、设备与工具检查
1、印刷机由放卷装置、收卷装置、烘箱、冷却系统、套印装置、张力装置及印刷装置组成,首先应清除机台周围的灰尘、垃圾及杂物,并检查通风排气设备是否正常。
2、配墨桶、墨糟、循环泵、上下料车、堵头是否齐全正常。
3、工具:扳手、六角扳手、介刀、钢尺(卷尺)、3#杯、秒表、开启铁桶工具、螺丝刀、电晕笔是否齐全正常。
三)生产准备工作
1、按照施工单要求领取所需的薄膜,并检查待印基材薄膜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1材料名称,规格与施工单相符;
1.2表面光滑平整、无变形、无明显僵块、无黄黑点、无孔洞,无过多的皱褶;
1.3电量值符合标准要求;
1.4待印基材薄膜的平均厚度误差应在10%以内(1m印刷宽度时),平均厚度误差的计算公式可参见干式复合基材膜的要求;
1.5在印刷张力下,待印基材膜的伸长率应在1%以内;
1.6检查材料印刷面张力,表面张力值为:PET;BOPA 44—52mn /m 不PE38—42达因,BOPP;CPP 38达因,PVC为极性材料,版面都可以印刷,表面张力≥38mn /m ,有问题及时报告班长。
2、印版安装
(1) 根据施工单要求到版库领取印版,并检查各色版有无损伤,印版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网点
是否整齐、完整,镀铬后的印版是否有脱铬的现象,文字印版,要求线条完整无缺,不能断笔少道。同时要注意后一套色的版辊应略大于前一色的版辊,以得印刷张力运行与套印准确,
(2) 印版安装必须两人一起操作,按版边缘定位标志设定出便于操作的方向。
(3) 装印版时,应注意印版导轴、两边锥体形顶套不能有硬毛刺或粘有结干的油墨,以免印版拧紧
时造成偏差。卡紧锥体形顶套时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时会把印版辊胀裂,过松时会“(来自:WwW.CssY 书业 网:印刷审核作业指导书)逃版”;
(4) 印版安装时按印版图案选定胶辊,印版图案定位箭头,同胶辊两边各超出2cm,但不能超出印
版长度;
(5) 印版安装后进行同胶压辊,试压调节,胶压辊同印版一定在垂直线上,前后偏差不准超过2cm;
(6) 按照印刷顺序来装版并做到轻装轻卸,小心硬物碰坏印版,并用去污粉清洗印版图案和两边污
物;
3、安装刮墨刀
(1) 按印版长度选定刮墨刀,调节左、右距离并保持一致;
(2) 刮墨刀一般采用薄钢片,厚度在0.15-0.55mm之间。刮墨刀同印辊接触点切线之间的角度在15°
-45°之间,刮墨刀压力不宜过大,太大,易损坏印版;过小,不易刮净油墨。
(3) 刮墨刀应使用硬刀衬片,经重叠后用螺丝拧紧在刀架上,硬刀衬片装出长度为25mm,伸出长
度过长,刮墨刀柔软,不易刮清,过短,刚性增加,刮擦太大,易损刀损版。硬刀衬片厚度在0.8-1.8mm。
(4) 安装软刮墨刀片时,小心不要碰坏刀刃,如刀口出现损伤,如刮墨刀使用旧了的时候,可以用
280-400目油石,从左向右用力均匀地沾上机油研磨,或者用800目以上金相砂皮纸沾上机油把刮墨刀连同刀架一起卸下后夹在夹具上均匀研磨,防止刮刀伤害人的手指。
(5) 上版操作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版面不被碰伤,要把叼口处的规矩及推拉规矩对准,还要把印
版滚筒紧固在印刷机上,防止正式印刷时印版滚筒的松动。
4、调墨
(1) 根据产品的标准色样(或工艺记录)领取或取出旧的油墨,准备相应的溶剂到机台,对旧
墨做好用前过滤处理,对照产品的色样(或油墨刮样)按产品用墨量调配颜色。
(2) 调墨前要仔细核对色样是否标准,并按工艺要求配备相应型号的油墨与溶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