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鲁南高速铁路费县北站路堑施工专项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建鲁南高速铁路
费县北站站场路基路堑施工专项方案
(DK168+706.73~DK170+061.8)
1 编制依据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2-2009)。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5)《铁路路基边坡防护(一般地区)》(通路(2015)4401-Ⅰ)。
(6) 新建鲁南高铁费县北站站场设计图。
(7) 新建鲁南高铁车站路基工点设计图(费县北车站)。
(8) 新建鲁南高铁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
(9) 现场调查资料。
1.2编制范围
费县北站DK168+706.73~DK170+061.8范围内站场路基路堑挖方。
2.工程概况
2.1费县北站概况
费县北站位于山东省费县北部城北镇南侧、永清庄北侧,S234省道以西,车站距既有费县站约6km,距费县政府约8mk。
车站设到发线 4 条(含正线 2 条),设 450m×9.0m×1.25m 旅客站台 2 座,站台均设置等长度雨棚。8m 宽旅客进出站兼行包功能地道 1 座,车站设65m×45m 配电所、35m×30m 给水所、35m×30m 污水处理站,另设信号楼场坪、单身宿舍、工区场坪各一处。
费县北站为中间站,站房中心里程DK169+400,车站平面设计范围为
DK168+706.69(桥台)~DK170+061.8(桥台),全长1335.108m;
路基工点设计范围DK168+706.73~DK170+061.8,全长1335.07m,其中:
①DK169+097~DK169+237段,长140m,地基采用CFG桩加固;
②DK168+706.73- DK169+097段,全长390.27m,基底采用换填处理;
③DK169+237-DK170+061.8段, 全长824.8m, 基底采用换填处理。
主要项目为地基处理、填挖土石方、旅客进出站地道 1 座、边坡防护等附属工程。
2.2 主要挖方工程数量
挖方总数量63760(m3)
其中:清淤泥软土及清表12503m3;Ⅱ类非填料土40858m3;
Ⅳ类石方5540m3;Ⅴ类石方4859m3)。
2.3 主要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
⑵设计行车速度:350km/h
⑶正线数目:双线
⑷正线线间距:5.0m
⑸最小曲线半径:一般7000m,困难5500m
⑹最大坡度:20‰0‰;
⑺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⑻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⑼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⑽最小行车间隔:
2.4 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该车站属于剥蚀残丘地貌,地形平缓,地面高程107-133m,相对高差26米。大部分地区有土层覆盖,部分区域基岩裸露,地表多被开垦为农田,附近有村庄民房零星分布,有系道和线相通,交通便利。
(2)工程地质
①地层岩性及气象
上覆第四系全新统洞穴堆积层(Q4ca)溶洞(黏性土充填),坡残积(Q4dl+e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中下统马家沟组五阳山段(Q2+1mw)泥晶灰岩。
②地震动参数
设计地震基本烈度VII度,地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
③不良地质
本站全段属岩溶发育区。其中DK169+097-DK169+237段,长140m,为中等岩溶发育区。
(3)气象
该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较充沛,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沿线年平均气温13.8~13.9℃, 极端最低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42.5℃;年平均降水量738.9~832.9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的63.7%,年最大降水量1236.4mm;年平均蒸发量1685.9~1720.3mm,年最大蒸发量2130.9mm;最大风速20.0m/s。
(4)水文地质
①地表水
该地段无明显地表水,仅在雨季时沟渠内形成季节性水流。
②地下水
地下水为裂隙水,微弱,受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微弱,受大气降水补给。勘察期间地下水埋深8.9-11.7m,水位标高99.25-102.36m,水位年变化幅度1-3m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及沂河等侧向经流失该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未见明显地下排泄点。
③水的化学特征
车站地表水及地下侵蚀性及环境作用等级为L1.冻融破坏作用作用等级为D2.。
(5) 交通运输条件
①铁路有菏兖日线、胶新线。
②公路 有日兰、京沪、G205国道等高等级公路与本段并行交叉外,省、县、乡镇公路完善、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