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36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1 工程概况
1.1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G65)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西安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的一部分。本标段为LJ-×合同段,路线沿沮河阶地设线,起点位于黄延高速康崖底大桥下,沿黄店路布设,于梨园村处2次下穿秦七铁路,在长祥村与黄陵西立交匝道相接,并下穿黄延扩能,经平天、左湾、麦洛安、埝村,至黄陵县煤炭计量站,离开黄店路,于新庄村北侧设新线后,再沿黄店路设线,经关村、石窑子、河腰、相柳,至终点店头镇张湾村。
1.2气候
项目区地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早晚温差较大,年均气温8.6—9.4℃,极羰低温-22—25.4℃,最大冻深65厘米;极端高温36—39.7℃。
项目区年平均降雨量552.6—631毫米,春季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扬沙;夏秋季温湿多雨,降雨量占全年的60%,且以暴雨、阵雨为主,历时短、降雨量大;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潮湿系数较小。
1.3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17+907.923,路线全长17.944Km。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23m。
1.4我合同段共有六处深挖路堑,详见下表。
序号
起讫桩号
位置
长度(m)
路堑边坡最大高度(m)
1
K1+630.00~K1+810.00
右侧
220.00
48.2
2
K3+337.519~K3+547.519
右侧
210.00
46.7
3
K11+140.248~K11+349.539
左侧
209.29
52.0
4
K11+247.481~K11+349.539
右侧
102.06
46.3
5
K11+767.965~K11+956.509
右侧
188.54
29.0
6
K16+961.865~K17+496.923
右侧
535.06
48.8
合 计
1376.93
挖土方:143.9万m3;挖石方11.5万m3
1.5 深挖段地质概况
1.5.1 K1+630~K1+810段边坡训岩质边坡,坡体岩性较简单,主要为三叠系上统永坪组砂岩泥岩互层,强风化砂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地下水位位于开挖断面以下,岩层产状约为3000<320。
1.5.2 K3+337.519~K3+547.519段坡体岩性较简单,上覆盖风积黄土及薄层坡积层,下部为三叠系上统永坪组砂泥岩,地下水位位于开挖断面以下,岩土组构类型为黄土-基岩二层组构类型。
1.5.3 K11+140.248~K11+349.539段坡体岩性较为简单,上覆风积黄土,呈硬塑状态。下部为为三叠系上统永坪组砂泥岩,地下水位位于开挖断面以下,岩土组构类型为黄土-基岩二层组构类型。
1.5.4 K11+247.481~K11+349.539段坡体岩性较为简单,上覆风积黄土,呈硬塑状态。下部为为三叠系上统永坪组砂泥岩,地下水位位于开挖断面以下,岩土组构类型为黄土-基岩二层组构类型。
1.5.5 K11+767.965~K11+956.509段坡体岩性主要为风积黄土夹古土壤层及上更新统积粉质粘土,呈现硬塑-坚塑状态。地下水位位于开挖断面以下,岩土组构类型为马兰黄土-离石黄土-粉质粘土二层组构类型。
1.5.6 K16+961.865~K17+496.923段坡体岩性较简单,主要风积黄土夹古土壤层,呈现硬塑-坚塑状态。下部为为三叠系上统永坪组砂泥岩,地下水位位于开挖断面以下,岩土组构类型为黄土-基岩二层组构类型。
1.6 路堑边坡设计
1.6.1 全线土质路堑边坡为低液限粘土。一般路堑边坡高度小于等于10m,采用一坡到顶,坡率为1:1。
1.6.2 当挖方边坡高度大于10m小于20m时,路堑边坡采用“陡坡率、宽平台”的型式,边坡坡率为1:0.5,每5m设置3m宽平台及平台截水沟,坡顶采用圆弧过渡。
1.6.3 当挖方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时,路堑边坡采用“多台阶、陡坡率、宽平台”的型式,边坡坡率为1:0.5,一、二级边坡高3m,以每级边坡高度根据地层情况及稳定性计算需要确定,并设置宽平台及平台截水沟,坡顶采用圆弧过渡。
1.6.4 石质路堑边坡多为砂岩、泥岩等。边坡坡率根据岩石风化程度分别采用1:0.8窗孔式护面墙和1:0.5锚杆框架梁防护。
1.7 边坡防护形式
1.7.1 土质路堑边坡防护设计为高度小于3m时,采用植草防护。
1.7.2 土质路堑边坡当高度大于3m小于10m时,采用拱形骨架护坡进行防护,拱圈半径1.5m,拱高3.0m,骨架、基础、顶部采用C20水泥混凝土进行浇筑,脚墙采用M7.5浆砌片砌筑。
1.7.3 当土质路堑边坡高度大于10m时,采用“多台阶、宽平台、陡坡率”形式时,为防止挖方坡脚塌落,影
显示全部